待她走后,王后跟丹奴说起这事,叹了一声“王上的三个女儿中,到底是她运气好,若不是因为昭宁,她根本没机会进宫,可现在看看,朝华心里没个成想,先前竟对一个琴师不能忘怀,好在那个琴师失踪了。
昭宁呢,要许给公子显那个废物,那边的线人传信说公子显已经去找赵王改了婚书,想必再有一月左右,新的婚书便要送过来了,只有昭平,什么都平平出奇,眼光却是很好,竟看中了杨故安,杨家可是个好人家,我先前还想让朝华嫁入杨家,可惜那孩子对此不甚热络,唉”
丹奴听王后这么说,心里一想确实如此,不过杨家的郎君恐怕不见得会喜欢这门婚事。
果然,王后将平娘的话辗转说给纪王时,纪王却推辞说他先前旁敲侧击过杨故安,杨故安只道对昭平唯有尊敬之意,而无男女之情,王后听罢也就不再多问,左右她帮昭平问过了,人家郎君不愿意这门婚事,王室也不能强压着人家同意。
若是换成她女儿朝华,她倒是愿意争取一把,但换成昭平,她能帮她走这一趟已是给了她脸面。
接着,王上却从一堆竹简中取出一卷将其递给王后,道“先别张罗昭平的婚事了,你先看看这个。”
王后将竹简打开,上面赫然是来自魏国的求婚书,言说想为魏王的十一公子求娶纪国王女,婚书中倒没有写明求娶哪位王女,但显然不可能是朝华,世所皆知,她跟赵国的公子显定了婚约,所以,若纪王同意跟魏国联姻,就得在夏柠和平娘中选择一人。
“王后怎么看”纪王松松衣领,让寺人再从冰室搬些冰石过来,七月的天气,实在热得人受不了。
纪王后却被眼前的求婚书弄了个措手不及,她此刻庆幸杨故安没有答应与昭平的婚事,不然,与魏国的婚事,怕是就得把昭宁填进去了。
“王上,按照年纪来说,昭平为长,昭宁为幼,魏国的十一公子听说是魏王宫中宠妃所出,颇得魏王喜欢,配咱们昭平,倒是刚刚好。”
纪王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昭宁还能在他身边留一留,倒是昭平,眼看着就要及笄了,嫁去魏国,成为公子夫人,倒也不算辱没了她。
“这么说,你是属意昭平”
王后点头,她当然不可能在这节骨眼上将昭宁送去魏国,所以跟魏国的婚事,只能由昭平顶上了,左右她喜欢的人又不喜欢她,倒不如去魏国博个前程。
“那就这么定了,你去跟昭平说清楚,让她有个准备,我这便回信给魏王,答应这桩婚事。”
王后应声退下,回去的路上,她不由暗自祈祷公子显的动作再快一点,不然以昭宁的声名,指不定还有哪国的公子王孙想要求娶她,到时,她可不好像今天这样再找人顶上去了。
而王后刚出阳泉宫不久,便有人向纪王呈上一卷竹简,上面赫然又是一封请婚的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