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者,筑土为城,掘壕为隍。
其本义就是守护城池之神。
千年前,前任府君也是龙君,引东海之潮水淹钱塘,被许天师降服填了海眼后,城隍庙虽仍然受万家香火如故,各司属吏也存在依旧,但城隍之位却空置了千年之久,久到让某些本地人以为城隍就该是无面无名之神。
可今儿,钱塘的人们一觉醒来,却听得看得一个十足的大稀奇。
一座钱塘城破天荒的有了两位城隍爷!
一位是斩了鬼王,拔了窟窿城,风头正盛的后起新秀;一位是无数人听着他的名讳从小到大、从生到死的佛门祖师。
哪个也不好说是假,哪个也没法轻易说是真,可若都认作城隍,两者难免混淆,钱塘人便发挥了天赋。那位李城隍虽将府衙设在感业坊,可据说其最初却来自城西清波门外的富贵坊,而妙心祖师的轮转寺却在城东,处在繁华富庶的东瓦子与迎潮坊之间,所以一位可称“西城隍”,一位可称“东城隍”。
李城隍的画像与泥塑早随着麻衣师公们传遍钱塘,是一个腰挎宝剑、身披麻衣的英武青年模样,而妙心祖师虽未正式受封,其为城隍的法相也早早流传各坊,是一个着锦绣戴金玉,模样雍容华贵的老者。所以么,一位又可称“麻衣城隍”,一位又可称“锦衣城隍”。
贫贱者拜“麻衣”,富贵者敬“锦衣”,缕缕香气自千家万户袅袅升上云天化作朵朵莲花。
原本青白二色的莲池已悄然涂上了一抹明黄。
……
城里沟渠延伸向外连通钱塘江,日日有污水排出,养得排水渠口附近鱼儿肥嫩,引来了许多钓客、渔人。
这天,渠口水流忽断,深处“嚯嚯”有声,仿佛有口老痰在喉咙里不上不下。“怪声”吓散了鱼儿,叫钓客渔人忙活许久篓里空空。要在以前,因着沟渠深处就是窟窿城,人们连声抱怨也是不敢的,但而今鬼王被斩,窟窿城也灰飞烟灭,便有胆大少年要进渠内一窥究竟。
可刚钻入渠口,他霎时变色。
下一刻。
轰~
大股泥浆夹着片片惨白喷薄而出。
少年顿被泥流冲入江中,所幸他水性极佳,挣扎着浮出水面,四下一看。
煞白了脸。
但见江面覆着一层肮脏厚实的泥沫,而浮在泥沫上的惨白——竟全是人骨!
一时之间,少年只觉得一股子寒气摄住了身子,叫手脚僵硬,人便似个秤砣直往水底沉。好在附近的渔民冒死前来,把他拖上了船。再看岸上,已然慌乱惊叫一片,有人跪地不住磕头,以为是挖穿了地壳,连通了真正的幽冥地府,叫那阴间骸骨河倒涌上了人间。
不多时,麻衣师公们匆匆赶到,安抚人群,解释说,水中骸骨不是来自什么冥河,而是窟窿城一窝恶鬼吃人吃剩的残骸,因为积累太多不好处理,城隍爷重新疏通了水渠,引西湖水冲刷,让骸骨阴煞东入大海,免得积累日久,生出病疫邪祟再添祸乱。并称,沟渠淘洗干净后,也将重启六井,可引西湖之水免费供给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