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是个很神奇的地方,这里文风极盛,民风淳朴,时人谓之有夏人遗风。
但同时,颍川也是故韩之地,韩非、张良、吕不韦皆诞生于此,法家思维影响深远,纵使接受儒家思想熏陶多年,也改不了“高仕宦,好文法,喜争讼,多朋党”的剽悍风气。
颍川士子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入仕的热衷,他们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喜好文法争讼,喜欢结交他人,门生故吏遍天下。
所以这些喜欢做官还特别活跃的选手在党锢时被打得七七八八,无奈之下只能回老家教书,高仕宦玩不了,只能去玩多朋党了。
开春以来,高阳里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波访客,或是品评时事,激浊扬清、或是交流学识、相约文会,反正闲不下来。
祖父荀淑在世时,荀家还举办过一定规模的私学,只可惜后来不了了之。荀绲年迈,荀靖不喜教书,荀爽倒是愿意,但他也不好如此明目张胆。
说来奇妙,荀晏的这位荀爽叔父还是一名在逃党人,简单来说就是他是个通缉犯。
这位也是党锢之祸的受害人之一,遭党锢后出逃,隐居汉滨多年,日子过得苦巴巴像棵小白菜,后来荀靖看不过眼,骑了匹马杀到汉滨把弟弟捞回家。
然后他就开始了猖狂的通缉犯生涯,荀家虽说算不上豪强,但也是名望之家,自祖父荀淑开始数代为官,风波淡去后仔细打点一番,当地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常常有人慕名来拜访荀爽,这通缉犯可以说是当得非常猖狂滋润了。
“我们家不算豪强吗”
荀晏有些天真的问道。
他是真感觉自家很豪,家有田产,出入有仆从,吃穿不愁。
荀谌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委婉回答道:
“阿弟该多出门见识见识。”
荀晏:果然,四兄还是好讨厌。
荀彧从旁路过,不由心下叹了口气,他就不明白了,四兄都快要及冠的大孩子,偏偏要和小堂弟计较,每天还乐在此中。
“祖父在世时,率族躬耕,产业每增,则接济宗族乡里,家中虽宽裕,但也确实比不上那些豪强之家。”
他说道,想了想还是补了句,“豪强之家多私养部曲以备不测。”
荀晏缓慢的点了点头,好家伙,这么有钱,都养得起私人武装,这么看自家好像确实算不得什么豪强,但也算是经学传家的士族。
荀谌在旁胡乱嗯嗯两声附和着,将手里的一截木头塞给了荀晏,看了两眼后饶有兴趣问道:
“狸奴可是想要制弓”
荀晏抱着木头对着荀谌扮了个鬼脸。
“不告诉你”
小孩子生得漂亮,调皮搞怪起来也不显得难看,反而别有一番天真烂漫,放完话后头也不回便踩着小木屐往院里跑。
荀谌故作委屈:“文若你看看他,叫我帮忙时小嘴甜得很,这忙帮完了就翻脸不认兄长。”
荀彧揣着袖子,感觉自己可能比这俩人加起来岁数还大。
“晏弟活泼可爱,兄长幼时似乎更加顽皮。”
荀谌思索片刻,总感觉自己的地位似乎变低了,他看着荀晏的背影,倏而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