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起身,领着儿子出来屋子,慢悠悠地散步湖边,望着湖光山色,感叹“朕在与准噶尔的较量中,深切地体会到了佛门在蒙古诸部中的崇高威望,尤其西藏佛门作为佛门圣地,支持准格尔。如何消解佛门在蒙古,尤其是已经内附的蒙古诸部中的影响是当务之急,也是永远不能掉以轻心的国策。”
“儿子谨记。”
“嗯,今天来做什么”
“来汇报国子监的修缮事宜。”四爷从袖筒里掏出来一个章程,双手捧给康熙。康熙停下脚步,接过来翻看,很是满意。
四爷“汗阿玛说,国子监修缮完毕,您要亲自去讲学。二伯说,修的好一点儿。国子监的中心建筑,讲学的地点,辟雍,深广各五丈尺,四角攒尖重檐顶,上有鎏金宝珠,覆盖黄色琉璃瓦,四面辟门,环以周廊和水池,池周有汉白玉雕刻护栏,构成辟雍泮水。”
康熙点头,仔细看两眼,将章程随手递给梁九功“讲学的稿子,您来写。国子监不光有满汉蒙回藏各族族学生,还有俄国、交趾、高丽、日本的留学生。好好写。俊才荟萃之地,大清的国际文化交流场所,要一鸣惊人。”
四爷“儿子遵命。”一个稿子也要使唤,这是心情多不好
使唤儿子,心情好一点儿的康熙,面露担忧。
“为什么,要带着弘晖”
四爷苦笑“汗阿玛,儿子说儿子这次南巡回来,那小子闹脾气,您一定不信。儿子还是在南巡半路上回来的那。”
康熙给他一个冷眼“知道朕不信,还说”
“”
四爷为难,愁眉苦脸好一会儿,一摊手“汗阿玛,弘晖长这么大了,还没出过北京城。儿子想着,带他出去看一眼,也知道世界很大,不光是四九城。还有福晋,福晋这些年一直守在家里,儿子也想带着她出去看一眼。”
康熙牙疼。
“你是几岁出门的”
“儿子四岁,跟着汗阿玛去盛京。”
康熙想起来了,当时还特意提前给这小子种痘。
“准备给弘晖种痘。”又想起以前因为孩子们种痘的紧张,笑了出来“现在种牛痘,比以前好多了。”
四爷恭敬地笑“都是汗阿玛的福气,保佑大清人。”
“哦”康熙不想搭理他的无赖。
父子两个继续散步,漫无目的的。
四爷意识到,老父亲有话说,默默地陪着、等着。
良久,父子两个,背负双手,迈着一样悠闲的八字步,来到桃花堤坝上,五月里桃花盛开,繁如群星的花蕾随着几枝在春风里欢快地摇曳着,那片片桃林仿佛成了红雨纷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