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万岁万岁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至少,禁军们的喜悦并不能令镜外的汴京百姓感同身受。看完李纲和宋钦宋之间你来我往的拉扯,李纲本人不嫌累,他们都看累了。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宋钦宗死心了。
哪怕最后宋钦宗同意留下来与汴京城共存亡,汴京百姓也不过是付以冷笑而已。
历史上的他们不知其中内情,或许还会对天子感恩戴德,但全程看完宋钦宗被迫留守的经过,他们只是觉得荒唐又好笑。
宋徽宗半夜逃跑的画面与宋钦宗几次三番逃跑未果的画面在众人面前交替出现,大宋皇室的尊严从此刻开始荡然无存。
无数大宋百姓暗暗咬牙,怒火焚心。
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好一对如出一辙的父子
宋太祖赵匡胤更是气得倒仰。这一刻,他代表众人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有你们这对父子,真是大宋的福气
既然已经知晓这对父子的德性,大家也就不再对他们抱有期望,如此便不会失望。
是以,平行时空的众人堪称淡定地看着李纲“修楼橹,挂氈幕,安砲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榻木,备火油”,几乎将能安排的一切都安排上了;他们沉默地看着金国大军兵临城下,汴京守卫战正式打响,三天三夜的惨烈大战过后,金人鸣金收兵;又看着宋钦宗不等勤王之师陆续赶来,在汴京城尚未到最后危急关头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遣使与金人议和。
对此,竟然并没有太多谴责的声音。汉武帝刘彻一开口就是老阴阳怪气了居然没有出城投降,还想着议和
实诚人卫青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宋钦宗倒不是全无骨气,好歹不曾出降。”一旁的霍去病无辜地眨了眨眼睛。
这宋钦宗在陛下和舅舅心目中的形象是何等的软骨头啊,要求都这么低了吗
换作他们大汉,别说主动与匈奴议和,就算匈奴人想议和,都得试一试大汉的铁拳。等被铁拳揍趴下了,再谈求和的事
而这样的一幕不止出现在大汉,此时历朝历代平行时空,舆论竟然出奇的“温和”。
反正北宋是打不过金国的,以北宋天子的软弱,议和不是早晚的事吗
大不了多交点岁币,只要不割地称臣就是了。对于上贡经验丰富的宋朝而言又不是什么大事
就连汴京百姓都安心下来。
若是交钱就能让金人离开,保住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这样的结局也不算太坏。那三天三夜的惨烈大战谁也不希望发生。是以,万众瞩目中,宋金议和展开。
一张泛黄的古卷在水镜上缓缓铺开,你也出了金国开出的议和条件
犒师金银绢采各以千万计,马驼驴骡之属各以万计。尊其国主为伯父,凡燕、云之人在汉者悉归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又以亲王、宰相为质。
看着镜面上的三项条件,唐太宗李世民紧皱眉头竟是如此狮子大开口
尤其是第二项条件,太原三镇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无论如何也不能割让给金国。
更何况,他可还记得太原城军民如何拼死抵抗金人,倘若宋钦宗赵恒当真答应了金人的条件,岂不是放弃了太原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