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息怒,您刚缓过来,切莫动气。”
黄万福苦劝着,又看向一旁的何墉,“何大人,第二首童谣你来说”
何墉身为钦天监监正,最擅天象占星,此时上前半步对谢星阑道“这第二首童谣,头一句风潇潇,雪纷纷,家门清净无嚣声倒还算寻常,百姓们大抵是因为连日大雪而编造,但后一句月将升,日将没,绯衣小儿当殿坐,却是大大的不敬之言,月升日没代表阴盛阳衰,长夜降临,自是不吉之兆,而太阳更象征天子,怎能没后一句绯衣小儿当殿坐,则更为可怖”
何墉谨慎地看了贞元帝一眼,见他并无阻止之意才继续说下去,“传说古时殷朝气数将尽时,天上的荧惑星曾化作一个红衣小儿来到民间,他登门入院,去家家户户散播煞气,后来果真生了荧惑守心之象,殷朝也在连年的战乱与饥荒之后覆灭,此童谣一出,便意味着天象将变,大周也要步殷朝后尘,实是大逆不道。”
话音刚落,贞元帝又道“不仅是大逆不道,还要用荧惑守心之天象,来怪罪朕治国不仁,古语常说君王不仁,上苍才降灾祸惩罚世间,如今、如今此言分明是将这雪灾也归祸在朕的身上,朕这些年励精图治,何处不仁”
谢星阑这才明白贞元帝气恼之处,他连忙道“陛下息怒,还请陛下宽心,民间童谣素无章法,陛下不必理会,派人不允唱此童谣便可。”
贞元帝气息粗重,喉咙里也“嗬嗬”有声,又道“是,朕也不信这雪灾是来惩罚朕的,但朕怀疑,是有人借着灾祸故意散播此言,用来扰乱人心。”
谢星阑道“您是怀疑南诏人做手脚”
贞元帝摇头,“朕也不知,朕宣你入宫,便是让你去查这童谣来处。”
谢星阑此刻已知晓前因后果,但要金吾卫大动干戈探查,却令他始料未及,他先是领命,又看向何墉,“敢问何大人,何为荧惑守心近日真有这般天象”
何墉先摇头,“近日天色不佳,尚未观测到此种天象,至于荧惑守心,荧惑乃是凶星,又名罚星、赤星,此星主战乱、死亡,极其凶煞,心宿乃是二十八宿之一,常代表王室,荧惑守心便是指荧惑星入侵心宿,占心宿之位,此乃大凶之象,若真有此象,那便是国运生厄之时,实在是不敢轻忽啊。”
谢星阑便道“陛下,既然并未生此天象,那还请您保重龙体,微臣今日便查探。”
贞元帝沉沉呼出一口气,脸色仍是铁青,“把你手头之事尽数放下,朕要你务必在日内查个明白,何爱卿,今日起钦天监仔细观测天象,若真有异变,速速来报。”
谢星阑与何墉齐声应下,贞元帝摆了摆手,“行了,你们先去吧。”
二人行礼告退,同出殿门。
待走远了些,何墉才长呼出一口气,谢星阑看着他道“何大人,这童谣虽有些不吉之感,但天象并未生变,陛下何以如此动怒”
何墉回头看了一眼,轻声道“陛下多日来为了赈灾发愁,每日只睡三四个时辰,但这个当口却传出此等歌谣,除了陛下提到的那些,还明晃晃有不仁二字,岂非指责灾异是陛下不仁造成的此为其一,其二,其实这荧惑守心除了代表战乱与国运将尽之外,还代表着帝王将逝,你说陛下该不该气”
谢星阑拧眉,何墉又极低声道“古时东朝生过一次荧惑守心之象,你猜如何当时的昏君害怕降祸于己,竟赐死了当朝丞相,以此来免除降于帝王之灾祸2。”
擦了一把额上冷汗,何墉凝重道“劳烦谢大人好好查一查吧,若真是有人胡编乱造也就罢了,若不是,那只怕真是上苍之意,届时”
他不敢说下去,又惊惧地看暖阳当空的天穹,谢星阑挑了挑眉,心底莫名生出了一股子不适之感。
夜幕初临之时,谢坚到了侯府中,等将前因后果道出,白鸳惊讶道“竟然还有这么多说法,那如今是要查童谣来处”
谢坚颔首,“下午出宫之后,公子便抽调人手探查了,但今日查来查去,城内查到城外,也没查明白童谣是从何处起来的。”
秦缨道“我第一次听到,便已经是半个多月前了,城外灾民来来去去,谁也不认得谁,自然难以追溯,你们公子如何打算”
谢坚叹息“您说的不错,眼下只能确定是城外传进来的,但源头还难找,公子打算从唱过歌谣的孩子们入手,多做摸排,前后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