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宰相,你是号令百官的宰相,你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宰相。
但心脏不听张说的,它还是在猛烈地跳动着。
张说兴奋至极,只觉得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来。
这便是他自姚崇死后,日日夜夜努力的目标啊。
没有哪个有志向的人能抵挡的了名垂青史的诱惑。
张说也不能。
既然姚崇能登上四大贤相的位置,那他张说为何偏偏不行呢
现在,后人对他的评价都摆在了这里,只要一个呼吸间,他就能听到,这如何能不让他激动。
李隆基也打起了精神。
嗯
要开始讲张说的政绩了
让朕看看,张说这个宰相究竟行不行。
先说张说在军事上的改革。我们先看看边防军的情况。在当时,唐朝驻守边境的士兵已经达到六十万人以上,此时的东突厥已经不足为惧,无法真正威胁到大唐,用六十万这样庞大数量的士兵去驻守边关,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张说他是能领兵打仗的人,国家在军事上出现了这样的弊病,他是看在眼里的。
张说连连点头,没错,我是看在眼里的。
我一心为了朝廷,我一心创建盛唐,我观察入微,我明察秋毫
所以张说给李隆基这个老板提出的建议的裁员。那么多士兵在自己的工位上混日子,公司还照常给他们发工资慈善家都没有这份善心吧假如八个人就能让这个部门维持正常的运转,为什么还要招十个人呢至于这多余的两个人去哪里呢,让他们去缺人的部门啊。
所以张说建议李隆基裁军二十万,留四十万戍守边关,这二十万被裁掉的士兵回乡种庄稼去。小农经济,农业为本,张说的这个建议非常符合当时的国情。
该说不说,我也很想当那二十万在自己工位上混日子的士兵之一。
不干活就有工资拿啊,真的很爽有没有
那你即将面临裁员。
不要工作了,回家种地吧。
哈哈哈哈哈,只有我想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吗张说要是不带兵打仗他也不会发现啊。
李隆基也记得张说的这个提议。
他当时还担心这法子不行,批准的时候都胆战心惊。
毕竟之前总有将军告诉他手底下的兵不够用的,得再多加点。
且这裁军的数量也十分多,万一真的出了什么岔子,想要补救都来不及。
但现在,这个改革得到了天幕的认可。
“非常符合当时的国情。”
李隆基的把心放回肚子里去。
区区二十万,裁
张说深入军营,他知道这六十万有多少是拿钱不干事的。但是李隆基天天坐在皇位上啊,他是不知道的呀,他一听张说开口就裁军,一裁还裁掉二十万,他人都傻了。二十万爱卿你没有说错吧真的是二十万再多裁十万,就赶上全军一半的数量了。
张说是个胆子大的,并且他对自己很有自信,他相信自己多年的观察。所以在面对李隆基质疑他提议的时候,他丝毫不慌,拍拍胸脯点点头肯定就是二十万
6啊,张说胆子真大。
能当上位者的人,都是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
那些伟人真的是少见有保守派的。
天幕下众人啧啧咂嘴。
“单说张公的这份勇气就是我没有的。”
“所以张公能坐在高位之上啊。”
“改革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这尤为难得。”
张说眼睛在看着天幕上对他的夸夸,耳朵在听着周围同僚对他的夸夸,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生怕错过任何一句褒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