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发行的份数越来越多,看的人也越来越多,报纸上登的广告效果就越来越好,苏长河更是大手笔连登三期。因而,不止京大,整个京城的高校都知道十一月三号这天,京大和首都医科大门口有一家马记炸鸡店即将开业。
更别提,报纸上还特别用了大号的黑体字注明“学生证打八折,老师打七折”,“仅限前三天”。
不管买不买,对学生和老师还打折呢,先看看去。
京大店,马老太太负责炸的工作,她穿着围裙,戴着手套、口罩、帽子三件套,只露出一双眼睛,她看着门口聚集过来不少人,又是紧张又是高兴。
马老太太全神贯注地等着人说“给我来一份什么什么”,然后她就可以用练了好些天的普通话回到“好的,您稍等。”
可是她等呀等,门口的人只在那儿看,没人点餐,还有人突然叫了一声,“这也太贵了吧”
马老太太心一凉,完了完了,她就说吧,长河给定的价格老贵了,人家吃这个还不如称一斤大肥肉,还能炼出油来。
“我看看,我看看”另一个人凑上前,仰头看菜单。
炸鸡店一共有六样商品,薯条四毛九一份,缤纷鸡米花七毛八一份,孜然鸡架九毛九一份,火爆鸡翅一块二一对,香辣鸡腿九毛九一只。
最贵的黄金脆皮鸡排,竟然要一块八一个
这人看着看着,也不得不说,“还真挺贵四毛九都够买两斤大米了。”
第一天开业,苏长河不放心,也在门口维持秩序,听到这人的话,他笑呵呵道“话也不能这么说。”
“平时吃白米饭,偶尔不是也要下馆子打打牙祭您别看这价格不便宜,那是因为我们用的都是真材实料”
这人往里面的操作台一看,正对着他们的油锅里,大半锅的油,边上另一个台子上,鸡腿、鸡翅、鸡肉,一眼望去,肉啊,都是肉,满满的大块鸡肉。
还真是真材实料,又是肉又是油,老实说,他们自个儿在家里,也舍不得这么做,难怪人家要这个价。
不过理解归理解,要让他们掏钱,大家还是舍不得。
苏长河也知道,这时代大家还是比较节约的,但是他定的这个价贵吗真不贵,他们才来京城吃的那只烤鸭,一只鸭子十二块钱,就这,还供不应求。
可见,还是有人吃得起的。
苏长河指指旁边的小黑板,说道“开业前三天,还有优惠呢,学生证八折,老师七折,另外还有满额加购活动,买到就是赚到,买的越多赚的越多”
大家往小黑板一看,前面写了打折,后面是满额加购活动,消费每满三块九、五块九、九块九、十五块九,再花一分钱,就能购买一样东西。
比如消费到三块九,加一分钱,就能白得一份鸡米花。
五块九,加一分钱,是一份鸡米花加一份鸡架;
九块九,加一分钱,是一份鸡米花、一份鸡架再加一对鸡翅;
要是消费了十五块九,加一分钱,就能买到最大的全家桶,里面包括一个脆皮炸鸡排、一对鸡翅、一份鸡架以及一份鸡米花、一份薯条。
相当于,花一分钱,就能买到五块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