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
大业十二年,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而李世民则跟他一起前往太原。当时有高阳贼酋魏刀儿来进攻太原,李渊也是头铁,非常自信地带着军队就进攻魏刀儿,结果自不必说。
因深入敌营,李渊被敌军团团围住,难以突围。
李世民率精锐骑兵冲锋,引弓而射,所向披靡,敌军溃败,李世民遂救李渊于万众之中。
史书对此有十分生动的描述“拔高祖于万众之中。”总让人浮想联翩,忍不住想象一个骑着马的小二凤提溜着已然蓄须的李渊于战火之中。
这是父子二人军事实力在史书之上第一次对比分明的描述,简而言之,人家没有拉踩的意思,但是写出了拉踩的感觉,还十分惨烈。
天幕非但要语意昂扬地描述,与此同时,随着天幕的讲述,那面硕大的银色天幕之上出现了那个骑马小二凤倒拔q版李渊的小剧场。
这下好了,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读过书的还是没读过书的大唐京城臣民们都瞻仰到了他们太宗陛下的英勇飒爽和太祖陛下的“英姿”。
李世民憋不住了,忍不住也漏出了一声笑来,而后试图解释。
这个嘛,其实吧,他当时真的不是这么拔他爹的。
他总体上而言,自认为自己还是个孝顺的好大儿,只要他爹配合他的演出,他们自然“父子情深”。
李渊
胡说八道,他才没有这么狼狈。
而且,谁给他画的小人,这么丑就算了,怎么连眼睛都没有,像是要原地升天的样子
原本只听到前面第一句的时候竟然还觉得后面李渊会带给自己惊喜,以为可以一洗他在自己心目中“光辉”形象的刘邦也沉默了。
还以为这个什么大唐开国皇帝总还是有点可取之处的,正等着听天幕为他挽尊一番呢。
谁知道是这么炸裂的挽尊。
这要是没他儿子,不会直接还没来得及打天下就直接升天了吧
谁给你的自信不会打仗还冲锋陷阵的总不能是感觉儿子行自己就也行吧
当然,李渊会如此轻敌,也不能完全怪他。毕竟太原自东魏时起,便是军事重镇。自北齐开始,为了防范突厥的进攻,更是在太原布置了重兵,是北齐的陪都和军事要塞,素有“天下精兵处”的美誉。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声势浩大,遍及全国,而在北方,直至隋炀帝仓皇逃向江都,将太原交给李渊之前,太原仍旧把控在隋王朝的手中,更说明了太原兵力的确雄厚,李渊看不上魏刀儿,觉得自己胜券在握,是很有些道理的。
而太原之精兵也为李渊不久之后的顺利起事了很大的帮助。
李世民
天幕还不如不要解释。
一解释好像感觉他爹更菜了。
毕竟把握着如此强悍的府兵结果还被打得落花流水,不是显得更无能了吗
天幕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考虑到这天幕平时损人的程度,李世民怀疑,看来这天幕是故意的呀。
杨坚简直要被这个什么隋炀帝的操作气到原地升天。
既然太原还没有沦陷,你往江都跑什么跑
你跑了指望谁给你守军事重镇呢
原本还打算趁早提防李家的杨坚甚感头疼。
有这么个下饭的儿子,提防谁都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