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说一遍,虽然目前他渐渐也有了立太子的想法,可是他原本的历史上,没有立太子
能不能不要再带他一起参与这个话题了
但或许是为了避免自己二十六个儿子因为皇位问题而自相残杀,又或许只是单纯地想要延续自己确立的“立长”的制度,朱元璋决定立太子之长子为皇太孙,以继承大明皇位。
这在历史虽然少见,但也并非是孤例,在礼法之上也是能找到其立足点的,当然,就算没有立足点,朱元璋要真想干,其他人也只能跟鹌鹑一样听着呗,还能怎么办
闻言,朱元璋更是忍不住冷哼一声。
在今日之前,他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但看起来,他们不过是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跟鹌鹑一样而已。
他就知道,那些文武百官没有一个靠得住的
没错,朱元璋在经过了最初对四儿子的愤怒之后,慨然将愤怒转嫁给了大臣们。
为什么老四能成功违拗了他的意见造反上位还不是你们这些大臣没有尽全力保卫他孙子的缘故
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偏向于第二种观点的。毕竟以朱元璋的控制欲而言,一个万世不变的制度对他的吸引力也太强了。
毕竟这个老朱可是一个连二十世以后的子孙叫什么名字都要干涉的存在。
甚至还让人编写了一部皇明祖训,要求明朝的皇帝们必须生生世世按照祖训治国。
刘彻
他的耳朵没有出问题吧
按照祖训治国
这不得出大乱子啊。
朱元璋却为此感到十分自豪,天幕怎么能说他什么控制欲强呢。
他一个开国之祖宗,决定一下子孙二十世的第一个字又有什么问题,他还嫌弃自己给少了呢。
再说了,他多做一些事,多操点心,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们享享福,照本宣科就是了,又有什么错
天幕应该夸他才是啊
不过嘛,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老朱大概没想到,就是他自己定下的祖训后来成了子孙们头痛的最大问题,也是大明改革最大的绊脚石。
他的祖训,结结实实为明朝的覆亡添了一把熊熊烈火啊。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但这也不能全怪老朱。毕竟老朱家的子孙是会灵活运用祖训的,朱棣马上就会为我们展现教科书般的祖训的使用方法,我们稍后再提。
朱元璋
天幕你再说一遍,他的祖训怎么了
什么叫为他明朝的覆亡添了一把火啊
他觉得自己祖训是哪哪都好,堪称是治国之典范啊。
照本宣科能有什么问题。
他已经把能想到的关于治国的方方面面都容纳进去了啊
户籍、军事、经济
凡是需要定规矩的,他都事无巨细地都定下了,这是自己对子孙的爱护呀
你们天幕怎么还像是瞧不上一样呢
已经称帝的朱棣更是沉默。
祖训的威力,他是已经见识过了的。
他爹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治国嘛,也不能说差。
但是吧
算了,子不言父之过。
问题不大,救一救还是能行的。
还有,什么叫灵活使用祖训还把他当教科书
是说阳奉阴违吗
过分,他朱棣是这种人吗
那不是形势所迫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