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作为两个因为影响力深远而成为华夏史上知名度较为突出的朝代,经常被人们拿到一起提及。
当然了,汉唐之所以这么密不可分,也多亏了唐代的诗人特别喜欢借古喻今,至于拿哪个古来喻呢那当然是首选汉朝咯。
比如在唐诗里看到什么汉皇,那基本上就是暗示唐皇。
描写汉朝的情景,一半概率是在暗喻如今唐朝之情形,另一半概率呢,是在用典。至于用典做什么还不是体现今人的情感
这就叫“写作汉,读作唐”,汉朝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被当成“砖”的汉朝诸位。
有些时候,出生的早就是这么无奈呢。
而唐朝听到天幕的长安民众则理所当然。
他们大唐这么繁盛,借用一下汉朝的名头和典故怎么了
作古的王朝生来不就是给人拿来用典的嘛。
理不直,气也壮。
而同为倾国倾城的美女,汉朝最为知名的赵飞燕自然也时时拿来与大唐玄宗朝最富贵的牡丹花杨贵妃一起争相斗艳。
环肥燕瘦作为夸奖女子体态不同却能各擅其美的成语家喻户晓。
当然,不止是后代人喜欢把她们俩放在一起,比如为环肥燕瘦出处的苏轼的诗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实际上,早在玄宗朝当朝,便已有赫赫有名的名句降世。
说实话,没有名句才反而奇怪呢。毕竟玄宗朝那可是群星荟萃啊,哦,我这主要说的是文坛。
苏轼
虽然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插播一句,自己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求墨宝来着。
唉算了,这也不重要
没错,花开两朵各有其美嘛。
简而言之,都是美女,确信。
武周时期的武则天淡淡朝身边的上官婉儿瞥了一眼,上官婉儿轻轻行了个礼,吩咐人让候在外头随时等候传召的李隆基进来。
其实早在女皇陛下听闻李隆基可能有的“丰功伟绩”之后,凡有天幕降临,必会让他外殿侯诏的。
开什么玩笑呢,既然是力所能及可以控制的事情,当然要不遗余力。
她多这一个孙子不多,少这一个孙子不少。
但是如果没有提及,也懒得让人在面前晃悠,烦人。
而这次
都“红颜祸水”了还能有什么好事
坦白来讲,等这一天可是许多时日了。
与武周朝谨小慎微,心情忐忑不安的李隆基不同,已经成功上位,大权在握的唐明皇则分外不满。
什么啊,他的开元盛世被你们后世人吃了
怎么就还要专门强调一下是文坛
分明他的前朝,包括自己,也很璀璨的
无论如何,他相信那什么安史之乱,什么盛世腰斩,一定是别有隐
情的
李隆基那叫一个自信满满。
刚被封为贵妃的杨玉环
有些时候,倒觉得这一身好皮囊也是负累。
而我们“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太白更是曾经供奉翰林,这个岗位的主要职务呢,就是负责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左右。
毕竟是才情千古无二的顶尖人才,唐玄宗也不是完全不识货的人,能把这种宫廷功利性的诗作写得也如此才华横溢者确实凤毛麟角,被夸的非常高兴的唐玄宗自然每次宴请郊游,都会捎带上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