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将“情”这个字与感情、情爱相联系的重要转折点。一些通俗的市井文学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步兴盛起来的。
如此思潮也席卷了慢慢占据朝堂的,以科举出身的文人举子群体,其诗歌作品之中也不乏如此浪漫而隽永的情感。
而作为此等风潮的引领者之一的,自然也当属我们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白乐天啦。
长恨歌更是其代表作之一。
许多学者认为,白居易在写长恨歌之时,甚至还杂揉了自己对于初恋十几年求而不得的深切情感,因而格外绵长。
想当年初读长恨歌,被帝妃爱情感动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啊。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只是因为白乐天太会写了而已。
杨贵妃
帝妃爱情
那是什么东西
杨玉环不能理解,杨玉环大为震撼。
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才能从她跟陛下的事迹之中感受到爱情的痕迹
当事人表示很诧异。
赵飞燕深深呼出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还好他们大汉的文风不是这个风格的。
这是她听了这么久天幕之后获得的第一个安慰。
比起爱情,突然觉得红颜祸水听起来顺耳多了。
白居易
嗯,这个,那个,写诗嘛,不融合一点作者本人的情感怎么写得出来啊。
再说了,他写那首诗的中心思想分明是为了追忆开元盛世,以借昔讽今,希望当朝能够对如今动乱凋敝的现状加以改善。
但是太隐晦了他又有什么办法嘛。
写诗就是要暗讽才好
比如长恨歌的开篇,就是帝妃金风玉露的一见钟情式的相遇,咱就是说,除了跟现实没什么关系之外,其他一切都好。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
咱就说吧,只要不看真相,谁看了这诗,这用词能不迷糊啊,这又是多年求不得的,又是六宫无颜色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汉皇”为了命中注定之人空置六宫,多年等待呢。
刘彻
咱就是说,虽然已经知道这个唐朝文人“写作汉皇,读作唐皇”的写作习惯了,但是你这个,你这个什么白乐天,你的指向性是不是太明显了一点
不是他多想,毕竟天幕之前还说过,那什么“倾国倾城”,说的是他的李夫人
这很难不让人想歪吧。
咱就是说,有点晦气。
除了唐玄宗本人,玄宗朝与之相关的人都跟吃了苍蝇一样一言难尽。
尤其是杨玉环。
天幕刚刚说什么来着,说这首长恨歌影响了后世对于自己和圣人
之间关系的看法
天啊,不会之后他们的关系都是这种风格的吧。
什么一见钟情,明明就是见那什么起意
但是只要我们稍稍了解一下这段背景故事,真的就很难直视这首诗所刻画出来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的氛围。
毕竟,这他喵的根本不是爱情故事,这是个伦理故事啊
杨贵妃在入宫之前,那是唐玄宗的儿媳啊是正正经经,由自己亲赐给儿子的正妻啊
见过小妈文学,但这种形状的,确实非常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