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一看平均年龄那都奔着六十多就去了啊。
天幕你再说一遍,他都干了什么
阵前杀将
你在这么危机的时刻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你史书兵书都读到腿肚子里去了吗
前面说了,兵卒都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属于是今天刚摸着刀呢,告诉你明天上战场了,因而面对积蓄已久,来势汹汹的安禄山叛军节节败退,于虎牢和洛阳均败落,这支临时组建起来的军队,便是由封常清所率领的。
“东都洛阳”嘛。洛阳这个城市,在唐朝,那是有很浓重的政治感情色彩在的。
因而安禄山攻下洛阳之后,由于迫切地想要赶紧在洛阳登基,因而封常清能够成功突围,率残部西奔至陕郡,遇到了昔年上司高仙芝。
考虑到唐军如今的客观情况与敌我实力的差距,两位身经百战的将军都觉得还是退守潼关天险死守长安比较稳妥。
没毛病啊,打不过就守嘛。
等对方士气散去,我方士兵也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再行反扑,焉知胜负
但是收到封常清洛阳战败消息的唐玄宗那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定力了。毕竟安禄山在洛阳登基,那不就等于是儿子在老子头上那啥嘛。
不过我寻思这个剧本唐玄宗你应该熟悉的啊。
你一辈子经历了好几回呢。
哦,忘了,这是你第一回成为那个“被害者”是吧。
至于战败的原因,唐玄宗那当然不可能从自己身上找咯,大怒之下,削去了封常清所有的官职,让他在高仙芝的手下做一个普通的士卒。
你以为仅仅只是如此吗
那你可太小瞧了我们以一己之力,成功占掉了唐王朝灭亡二巨头的唐玄宗了。
复习一下,唐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不就是藩镇割据和宦官当政嘛。
藩镇割据这不用说了吧,安史之乱就是个足够轰轰烈烈的开端。
而有唐一朝以宦官监军的先河便是自唐玄宗起,唐朝宦官之实权膨胀,也是唐玄宗的杰作。
武则天
因为知道监军的权力之大,甚至连御史监军的提议她都否决了,就是为了避免其影响军队的正常运行,你李隆基倒是很行,直接上了宦官
你既然这么忌惮,怎么没见你往安禄山那边塞几个监军啊
虽然江山最后还是姓了李唐吧,不过这也早就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听到亡国的两大根源的种子直接在自己脚边的人手里“发扬光大”了,还是很有一脚把人踹死的冲动的。
李旦真希望自己没有听懂天幕说的那句话啊。
他感觉,其实这一套,他们家皇帝应该都挺熟
看来老三还是安稳皇帝当太久了呀。
朝中你尚可以用他身边的高力士还算是有点良心的宦官来勉强找补些许,但是显然这个外派的监军就将一切显露无疑了。
因为监军一直对于各种军令进行干预,虽然不明白,但必须要插手,因此高仙芝经常不从其令,又没有花钱打点,于是这位监军转头就给高仙芝他们扣了一顶贪生怕死,克扣军饷的帽子。
诶,唐玄宗那当然是信了。
命其带着敕书回潼关就地斩杀了封常清与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