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是在同僚之间相互走动赠送还有可能,搞到宫里去笼络陛下
那还是省省吧。
当今陛下的脾气,也不是这么好揣摩的啊。
何况自家闺女还在宫中为妃呢,他要送也是送对于家中有助力的,送个绝色歌妓进宫,他图什么啊
朱由检
虽然他确实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天幕你直接说他无福享用,是不是也有些太直白不礼貌了一点呢
不过说来也算比较巧,崇祯十五年确实是风雨飘摇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四月,明朝与满洲女真之间的最后一次关键性的战役松锦之战落下了帷幕。
这是双方自交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双方都拿出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全部家底,战争一共打了足足两年,才终于在这一年尘埃落定。
结果对于明王朝而言,自然是惨痛的。
明朝几乎倾尽全国之力打造的辽东边境精锐损失殆尽,十数万大军土崩瓦解,锦州沦陷,时任辽东经略洪承畴也被俘虏,最终在皇太极的攻势之下投降清廷,为之后清朝的统一出谋划策,可以算是清廷的开国功臣,虽然最终被业已稳定皇权统治的清朝归入贰臣传之中,但是其在康熙朝死后还是被赐谥为文襄,便足以见其对于清朝开国所立之功了。
朱由检此刻再也无暇顾及什么陈圆圆,至于田妃的什么掳掠歌妓进京的亲爹,自然也不值一提。
什么
洪承畴投降了
还成了那什么清朝的开国功臣
这无论如何都是朱由检万万没有料到的事情。
松锦之战竟然还败得如此惨烈
作为皇帝,他自然明白辽东边境的精锐之师对于大明意味着什么,听到天幕如此之说,朱由检的心头那叫一个哇凉哇凉的。
洪承畴的投降并不意外,明王朝这艘愈发陈朽,即将没入海中大船的脆弱,没有人会比边防的将领更加清楚,投降满洲也并非什么稀罕事。
尤其是前有被满洲人略施反间计便被崇祯认定谋反大逆,处以凌迟重刑的明末名将袁崇焕,同样备受猜忌的洪承畴在战败之后会被清廷打动,并不是多么震惊的新闻。
毕竟与哥舒翰一样,洪承畴原本针对现状提出的且战且守的战略被急躁的崇祯皇帝否决,面对一波又一波监军的宦官与皇帝越发尖锐严厉的诏书,洪承畴被逼无奈,也只好仓促出战。
再加上明廷的腐败一向是封建王朝历史之最,大战在即,前线粮饷军费皆不足,最终各方博弈之下,促成了松锦之战惨败的结局。
只能说,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教训,那就是人类似乎永远不会吸取教训。
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当然是说说而已啦,那些大聪明当然是认为自己会开创不一样的情况啦。
朱由检被天幕辛辣的批评憋得脸色通红。
他所面对的场面,怎么能跟唐玄宗那时相提并论。
他如何能不心急
李自成和张忠献的势力已然越发棘手,又有满洲来势汹汹,若不率先出击将满洲击垮,再腾出手来整顿李自成等人的叛军,他大明才是真的要完了。
至于袁崇焕那个谋逆叛乱的小人,天幕竟然还说是他中计
朱由检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相信那是他判断失误酿成的悲剧的。
朱元璋更是被气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