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他才没错
或许刚愎之人永远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刚愎与盲目。
不过这个故事实在也经不起多少细致的考究。比如,如果陈圆圆对于吴三桂而言真的有那么重要,比自己的未来与家国大事在吴三桂心中还要重要的话,那为什么吴三桂还要把她放在北京的家中呢
好吧,姑且听了你们的狡辩,是因为不忍美人被辽东恶劣的环境所伤害而受到损失。
但怎么,家里这么大一个宝贝,吴三桂在接到明朝最后的求救信号,要他回京师勤王的时候,从宁远到山海关这短短的一截子路,你吴三桂怎么愣是走了足足八天
龟速勤王,吴三桂是懂勤王的。
时至今日,关于为什么吴三桂勤王的脚程如此之慢,仍旧是个未解之谜。
总之,吴三桂的拖延给李自成撬开了北京城的大门留足了时间,在吴三桂勤王观光旅行团还在缓慢向北京挪动的时候,崇祯皇帝在景山上自尽而亡,彻底敲响了统一的明王朝的丧钟。
什么
吴三桂那厮果然早就心怀不轨
他大明何尝对不起过你吴三桂
反叛军都要打到北京城来了,你从宁远到山海关两天的路走八天还走不到
好一个勤王观光旅行团。
听到最后一句话,明朝大臣有一句话憋在心里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吴三桂果然是会勤王的,勤王勤到皇帝的尸体都凉了的,确实是没怎么太见过。
朱由检只能说是大惊失色。
毕竟这个自尽而亡的不是别人,当事人是他自己啊
你吴三桂当真可恨至极
还能是为什么脚程慢,什么未解之谜,当然是待价而沽咯。
他还能不了解这些边将的小心思
朱棣
别的他都理解,就是,什么叫“统一的明王朝”的丧钟啊
陈圆圆也是无言以对。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辽东和北京,她是一个地方也不想呆的。
江南老家挺好的,她还是最喜欢故乡。
当然了,吴三桂不想跟明王朝一起送死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就凭辽东守军松锦之战之后剩下的那点子兵力,想撼动已然成势的李自成农民军,那确实也是有些不自量力,最多不过是多迁延几日罢了。
如果吴三桂有力挽狂澜的可能,我相信他一定会跑得比兔子都快,或许有可能愿意豪赌一把,毕竟道德和忠诚建立的基础,那得是有命享受这些为他们带来的荣耀和夸赞嘛。
仔细看看吴三桂之前的经历,就会知道他一向是个圆滑之人,能在三十一岁便当上经略辽东兵马的大将,那当然是需要一点手腕的。
什
么认位高权重的太监当义父之类的,都是洒洒水啦。
像这种骨子里带着投机者圆滑的人,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王朝忠诚的殉葬者,那是不足以让人觉得意外的,尤其是在明朝。如果不是因为他的锅被陈圆圆分摊去了不少,那后人可能都懒得去细究他为什么在前期便有如此投机举动,毕竟实在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