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的话,那农人们的苦也能淡一点了。
汜胜之书后,北魏的贾思勰编著了齐民要术,对卫胜之书也多有引用。
齐民要术堪称古代农书之首,也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里面关于农业的方方面面,写得很详细。里面裹括了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等等各个农业学科的知识基本上摊开齐民要术,咱们现代农业大学里的各个大分类的学科都在里面了,这还是一千五百多年的古人写的,相当于他一个人建立了一整个农学体系,就问你牛不牛3
齐民要术的目录在天幕上展开。
从卷到里面的篇章,一共十卷九十二篇,十分详尽。
路小将实在找不到可以配的画面和初步段了卖性就将书中的内容文字做好本地纸放了上土
但这一举动反倒让其他时空中她所不知情的观看者们更加的开心。
贾思勰并不是农民,反倒是“士人”,读书人,他当时官拜高阳太守一职,对农桑稼墙和其他民生之事都非常了解,绝对不是那种只知道盖公章和往自家搂银子的贪官。当官需要到处走动,看过很多地方不同的种植之法,卸任之后,他就开始回老家研究农学,然后编写齐民要术。这里面既有他从民间得来的经验,还有他自己的经验。他为了写怎么养羊,特意自己买了两百只羊来养。所以,书里面的经验绝不是只停留在纸上。
这也是现代农业研究的一大基础原则。农学院的基地里面总有着各种各样的实验田,千万不要手贱去拔,小心师兄师姐们毕不了业和你拼命。
李世民决定收回自己刚刚说不酸的话。
他酸呀
农学大家,大唐还真需要
齐民要术一书,在隋唐的时候都流传甚广,后人超越。可见贾思勰的大才
可惜这样的大才却生逢北魏末年,竟然做了一任太守之后就再无什么官职。
若是他在大唐,司农寺卿的职位跑不了
北魏。
高阳的一处田地旁边,搭了简单的窝棚。
有一老农过来,看到他之后惊
讶极了先生还没回城
贾思勰笑道“明日还要再过来,省得麻烦,不如直接在这里住下。”
老农惶恐极了可这窝棚,哪比得上先生城中的宅院。
“无妨。”贾思勰身处陋室却神情淡定。
老农见他的确是不在意的模样,这才放下心来。
他笑起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先生这样的人,竟然对种田这样粗鄙的事情感兴趣。”
老农并不知道贾思勰其实就是城中太守,这次是微服来民间视察高阳周边的耕作情况。只是他见贾思勰穿着虽朴素,但身上没有什么补丁,另外,手脚一看也不是惯常种地的模样,所以才觉得惊讶。
贾思勰却并认同他说的,摇头笑道“农为国家根本,种田这样大的事情怎么能说是粗鄙呢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老农挠了挠头,他听不太懂,只觉得这位先生说得很高深。
难道种田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扯远了。继续说回齐民要术。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很先进。比如他提出了选育良种的重要性。只有种子好了,种出来的农作物才能长得更好。在书里面贾思勰提到了80多个品种的谷类,包括粟、小麦、水稻等等。而且,他还根据每一个品种的成熟期、植株高度、产量等等各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比较,是不是很有现代农学搞研究的那味儿了还有怎么养殖动物,要注意动物的公母比例,等等,非常详细。自己验证过的就标注,没验证过的也会说明,非常的严谨。4
贾思勰若是生在当代,肯定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农学家
路小染将书中一些重要的内容找出来,贴在了视频里。
比如种韭第二十二韭性内生,不向外长;
比如“养羊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