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 175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十二)

第 175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十二)(2 / 5)

这么多课程,这是要培养何等的人才

想必在百家争鸣时期的稷下学宫也不过如此了。

但稷下学宫是培养治国精英的地方,可后世显然针对的是每一个人。

还有政治如果他没有对这个科目理解错误的话,后世居然将这些教授给普罗大众

他们的朝廷,背后的心思是什么

或许,只是为了宣扬统治

刘彻有些艳羡的叹了口气“如此课程设置,后世岂不是每个人都是人才”

他们的朝廷,想必没有缺才的忧虑吧

肯定是大把人才等着挑。

汉武帝在宫中感慨之时,董仲舒也在家中焦灼。

他在这些课程中果然找不到儒家的位置

或许思想品德能和现今扯上一些关系,似乎是在讲君子品格。

但就这一门课,丝毫不起眼。

直到听到高中文理分科,他才好受了些。

看来,文史和经典,也依然是被郑重对待的,依然是有人选的,并没有彻底没落。

唐朝。

李世民有些惆怅“朕想要照着抄都很难呐”

像是地理、化学、物理这些课程,整个大堂都找不到合适的老师

只能缓缓图之。

北宋。

赵匡胤问赵普等人“不知那高考是否与咱们的科举是一样的”

赵普思索一番,摇摇头“恐怕不是。按照后世的学校设定,他们应有两场考试需要重视。”

另一臣子补充“一为中考,从初中进入到高中,此次考试可以刷下百分之四十的人,不可谓之不重要。”

“不错,还有这高考,应是高中再升入大学。”赵普点头道,“后世的大学似乎与咱们的太学和国子监等类似。”

也就是说这些学生还是要继续读书的,而不是立刻授官。

赵匡胤感叹道“的确是复杂,但似乎也颇成体系。”

“暂且先看下去吧,其余的咱们后续再议。”

除了无忧无虑的幼儿园三年之外,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整整十二年的努力似乎都是为了

高考。

考上了好的学校和专业,

人生的路陡然变得宽敞顺遂,

考不上,虽然也不至于人生再无出路,但肯定会绕很大的弯子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曾经有一个纪录片曾经跟踪采访过几个孩子,花了六年的时间。

一个孩子是出生在北京的富裕家庭。

她从小教学资源就很丰富,中学很轻松的进入了中央美院附中,除了正常课业之外还能经常接触到很多艺术前沿讯息。

但她却选择了辍学,在父母的支持下选择开了一家小酒吧。

六年后再拍她,她从德国留学回来开了自己的艺术公司。

一个孩子出生在小镇上,家境普通,典型的小镇做题家。

高考失败两次,他选择了继续复读。

“那就再赌一年,反正也不差你这一年了”他母亲安慰他,那是一个在工厂做零工的女人,“没有文凭,找工作很难的,找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终于,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最终考入了一本。

六年后,他留在了武汉,后来又买了房买了车,最终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

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在贫困山区,而且还是个女孩。

十二岁的时候她才上了二年级。

“女孩子是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这是她爸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