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后,她没有再继续读书,而是回到了山里面,被父母嫁给了自己的表哥。
面对镜头,她的眼睛里再也没有了光。
那些早早就可以被家里送出国留学的富二代,或者是学习好到可以直接被保送的学神们暂且不论。
第二个孩子,假如高考失败,恐怕过的就是另外一种人生。
高考,就是悬挂在华夏每个高中学生头上的一把刀。
一个婴儿出现在天幕上。
他正在天真的懵懂的吸吮着自己的手指,十分惬意。
在他的上方,悬挂着一个倒计时
“距离高考还有6470天。”
镜头一转,来到安静的教室里,所有的学生都低着头在刷着试卷。
在身后的黑板上,有着大大的粉笔字
“距离高考还有35天。”
这倒计时一出来,所有人都直面了来自于后世高考的压力。
充分体验了一把紧张刺激感。
有本身就即将临考的学子们直接抽了一口凉气,差点就趴下了。
“这后世的高考,似乎比咱们科举还吓人呢。”
反正他们是不会有这种氛围的,就是那种身边人全都督促着紧盯着的感觉。
太可怕了
而那三个人的六年变化对比,也让他们唏嘘不已。
“看来后世也不是完全美好,很多事情和咱们这儿也一样。”
“出身权贵,前途早就定下,无需担
忧。出身普通,就要拼命争取,出身贫困,那就无法翻身。”
人群中响起了反对声“那当然不,那个通过高考改命的,若是放在咱们这会儿,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一个做短工的家庭,想要供出读书人
做春秋大梦吧
魏晋。
谢安对幕僚点评道“这就是父母眼界的重要性。即使再苦再穷,但也要让孩子去再读一年书,去参加高考。”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改命。
他对那个孩子的母亲很是敬佩,这样的坚定,即使比起很多世家妇都不逊色了。
想到这里,谢安一愣,旋即自嘲的笑起来“你看,后世连一做短工的妇人都能有此见识,这不就更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吗”
教育,的确是能打破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距离啊
谢安只觉得又高兴又忧愁。
毕竟,大部分的普通人们,包括u主自己在内,都是小镇做题家。都希望能够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人生的命运。
于是,我们诞生了毛坦厂中学这样的模式。
整个镇子,就像是一个教育工厂,从上到下的大部分人,都是围着高考在转。
毛坦厂位于安徽六安,它之前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子,人口大概有五万人左右。但是本地人也就两万出头,其余三万人里面一大半是前来复读的学生和家长,另外一小半是冲着这些学生和家长过来做生意的人。
毛坦厂其实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南方小镇。
一条主路,两边两三层的民房,半空中还能看到一些电线纵横交错。
平平无奇。
但这个小镇上却极多人往来,熙熙攘攘,而且路两边的商业也非常的发达。
这一切都得益于专门跑到这里读书的学生。
或者精准一点的说,是复读生。
招收第一次高考失利的复读生,是毛坦厂中学在全国出名的原因。
2022年,这个学校招收了102个复读班,总数超过了15000人而且学校规定是一定要让家长陪读的,不允许生活起居这样的事情浪费孩子时间。
于是,这三万多人拥挤在这个小镇上,也成为了这个镇子的经济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