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代社会并没有证据证明汉、唐、宋三朝的皇帝被掘,有关于帝陵被掘的史料,也不能强有力的支撑太宗、汉武、宋祖三帝被掘的论点。
李世民嘴角控制不住上扬的弧度,好像看到了光,看到自己和观音婢死后还在地宫谈星星谈月亮的快乐,看到了脑袋没有被盘的安心。
旧五代史记载唐诸陵在境者悉发。新五代史在其基础上增加了昭陵最固,温韬从埏道下盗取钟、王纸墨的记载。
这两部史料在其他相关史料里算是比较有信服力的,因为它们皆属于二十四史,而二十四史正是指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二十四史被称之为正史,算是官方认证的史料。
但二十四史就百分百正确吗
仙幕上展示出一连串的书籍,齐齐整整地摆放在屏幕上。
这些就是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他们念着,突然指着屏幕上面惊奇道,“哎你们看,这二十四史就有八本是我们唐朝的。”
众人循声看去“确实有八本。”
两千年,那么多朝代中竟然就有八本是他们唐朝的,这些还都是官方承认的正史,骄傲
“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还有南史和北史。”
“玄龄、德棻、魏徵,你们的书都在上面”
房玄龄,魏徵、令狐德棻、姚思廉、李百药等人早就发现自己的书籍在上面了。
房玄龄的晋书,魏徵的隋书,姚思廉的梁书陈书,李百药的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李延寿的南史和北史。
总的来说,仙幕所列举的二十四史里面,几乎都是贞观年间所成书的,因为贞观三年,他们陛下曾命大臣组织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陈,隋六代史。
但也有好几本是贞观之后才成书的,比如李延寿就看到他未来竟独立编撰了两本南史和北史,还被纳入为正史他现在正在和魏徵一起修隋书都还没修完呢
李延寿开心
其他人心中或多或少也满意,很好,都是被官方承认的正史。
华夏自古以来,对官方认证这几个字,都有特别的感觉。
不过,二十四史虽然是正史,但不一定正确。
方才还很心情愉悦的诸位臣子心间一梗“”
“竟然被否定了史料的正确性。”
诸位臣子心情复杂。
就比如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编撰的晋书。
房玄龄没想到第一个被开刀的竟然是自己。
被仙幕一同点名的褚遂良等人捂脸,没被仙幕点名的另外十九人也有点心情一梗“晋书内容详尽且广博,以臧荣绪本为主,而兼考诸家成之。怎么就不行了”
他们的花费无数心力编撰的晋书怎么就不行了
它在取材非常不注重对史料的甄别取舍,连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都加入编撰。搜神录、幽明录等书籍有些内容荒诞不经,但也被收录其中。
而且因为执笔人擅长诗词文赋,所以这本书还存在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竞为绮艳,不求笃实。「1」
被这么一说,负责编撰晋书的人不好意思了,如果无神说才是正确而言,神怪确实不存在。但他们的晋书继承了前代晋史的部应该说大部分内容,里面记述了大量的神怪故事,什么妾陪葬十余年开棺复生,吃“龙肉”以苦酒濯之这种内容细细想来确实怪诞。
好似确实有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不求笃实之缺陷。
众臣子反思。
然后不想反思“这些后辈不会筛选下相信”
旧五代史是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组织的撰修班子阵容极其强大,集齐薛居正、卢多逊、李九龄等大佬,在史料选择上也比较严谨,所以它对于唐陵是否被盗,只是说了一句唐诸陵在境者悉发。
但新五代史就不一样了,他的编撰者很出名,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原先根本不知道新五代史是什么的欧阳修一惊“吾编撰的是五代史记,怎会变成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