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臣子也没想到会在上面看到他们熟悉的臣子名字,他们看到欧阳修惊讶的模样,开口解释道“前面有,可能是为了区别于薛公主编的五代史吧。”
欧阳修脑筋一转也想到这点,他实在没想到这本书会有机会流传到后世,因为这只是他私撰的书籍。
想到在这本书中所用的东西,欧阳修心虚。
春秋笔法,后世应当也是褒贬不一吧
鬼知道。
当初编撰这本书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以五代之乱极抨击现宋之无廉耻之人与事,以达到类似孔子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之目的而已。
欧阳修听仙幕的语气就觉得被仙幕夸奖的可能性不高。
新五代史的内容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文字凝炼,不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确实有资格作为正史一般的存在。
欧阳修惊讶“竟被夸了”
其他人也惊奇,他们从没见过欧阳修所编撰的五代史,听仙幕之意竟然很好
但若论整体,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刚开心一会儿的欧阳修蔫了,呵,他就知道。
因为它属于私修正史,欧阳修也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旧五代史里只有唐诸陵被盗,但在新五代史里就出现了昭陵被掘的大事件。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新五代史的价值,只能说他们各有短长,不能尽信史书,对史书应该是互为补充为主,不应偏废。
李世民听此轻轻呼出一口气“还好还好,是一本采用笔记、小说等野史的史书。”
看多了他们唐朝史书的他自然知道这些野史就喜欢夸大。
其他臣子也为李世民开心。
长孙无忌“史料记载本身就有纰,吾等还是应该相信旧五代史,它又没说盗了哪几座陵,没准没盗几个陵墓,只是他管辖境内的陵墓遭殃而已。”
程咬金“是极,昭陵高、峻,地势险要,怎可能轻易被盗。”
“对对对,或许新五代史是为了保护帝陵故意胡写而已。”
宋明的皇帝臣子们也认同昭陵没有被盗的说法。
朱元璋“唐太宗入葬昭陵时间与温韬疯狂盗掘唐陵的时间相隔259年,主墓入口痕迹早已被岁月自然冲刷,哪能被他找到。”
他边上的臣子们附和“昭陵山体是石山,整体山势完整,无挖掘痕迹,盗取的应该全是随葬墓才对。”
反正怎么说都有理由就对了。
“吾记得唐会要记载玄宫开凿于九嵕山南面,深七十五丈,旧有栈道,且有祭奠设施,会不会”朱棣的话让众人看过去。
会不会啥
会不会
就是
众人急忙转开脑袋,不能想不能想,怎么能够盗唐太宗的墓会暴富的
啊不是,是会暴是会死的
他们陛下如此喜欢唐太宗,会被陛下追着砍的
至于宋会要辑稿检校历代帝王陵寝有太宗一事,是不是真的
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说这本书所载史事,一般均详于宋志,甚至能够校订宋史,史料价值极高。
“也就意味着朕的陵墓真的被盗过”还没开心一会儿的李世民心口又不行了。
其他臣子也觉得心口血液开始堵车了,怎么又来了一个可信的史料
也就是他们陛下的陵墓真的被盗了,就是还没达到尸骨被拉出来贩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