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未成为李世民近臣的魏征心有所悟。
他很肯定,未来的那个他一定发现了雏鹰,但是很恶趣味的一直抓着秦王讲事情。
魏征再一次为与秦王的亲密而感叹。
谁能想到呢,让他青史留名的竟然是当初的敌对势力秦王殿下。
因此,唐太宗以身作则成为臣子们的好榜样,开启了唐朝中央朝廷良好的制度风气。
群相分权,设立三省六部相互制约,监督制度强化,三者相结合,让唐朝在全盛时职有常守,而位有常员,法制精细而周密,施于事则简而易行。「7」
以此待天下贤材。
仙幕逐步解析唐朝确立的三省六部制,让秦汉的人有时间记录下这个制度的可贵之处。
也让他们能提炼出其中适合他们的细则。
秦始皇盯着仙幕目不斜视,让身边官员逐字逐句的记下仙幕所言的唐朝中央制度。
“决策、审议、行政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明显比三公九卿更加完善。”
不愧是站在后人肩膀上的大唐,所行的制度就是比较完善。
秦始皇在脑海中演算一次就知道这个制度的优越性。
他们现在所行的三公九卿其实并不完善,目前也在寻找可以改变的契机。
三公九卿政、军事、监察之职责,这三者融为一体,其中的少府、太仆、光禄勋只是为宫廷服务罢了,却占据九卿之位,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其实不利于现如今秦朝的发展。「1」
卫尉和中尉这两个只是禁卫军统领罢了,但他们的位置却不适宜,也没必要设立占据两个卿位。
更为主要的是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个制度下的皇帝与丞相所拥有的权利大到可怕。
皇权之下只有丞相,其他人的权利皆比不上丞相,而丞相的权利有所大大到一人就能处理全国政事。
没有向唐朝的三省六部一样进行权利的制衡和分权,丞相独自掌握决策、审议和行政三个大权。
相权大到可以与皇权并立。
这种并不适合现如今的秦朝,皇帝一朝势弱,相权必定上位,相权一朝势弱,皇权无人可挡。
现在皇帝是他嬴政秦朝还能比较稳定,能够制衡相权,也拥有力压相权之后的处理政务压力。
但未来新帝上位,这种权利使用方式,就真的危险了。
想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秦始皇心动的感觉。
想换制度,认真的。
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的三省六部制能适应秦朝现如今日益繁杂的行政事务,同时也限制相权和公卿权力,和防止皇帝的政令出错,极为适合现如今的秦朝,
有另一堆人也对唐朝所行制度很感兴趣,这些人自然就是汉朝的诸位皇帝们。
“以三架马车拉着六官制高速运行,分权制衡,统治国家,确实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刘彻暗衬。
就是
自秦朝传下来的三公九卿其实在他手中已经名存实亡了。
像那些丞相什么的,虽说是统领百官,但事实上他们这些外朝官员们有且只能负责朝廷的庶务罢了。
若问为什么
谁叫他登基之初这些人都是沾亲带故的七大叔叔八大舅舅,不是奶奶和老母亲那边的亲戚,就是建国功勋,一个也不听话,才有他的内外朝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