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武.贞观精神正统继承人.则天(4 / 13)

听着这些话的臣子一阵头晕目眩,只觉得更加熟悉了。

这是透彻灵魂的熟悉感啊

众臣子“不止纳谏风格像陛下,就连治吏之策也像陛下”

李世民嘴角上扬,只觉得对这个之周皇又多满意了一分。

他们这些先辈不怕后代学,就怕后代不学这人善于学习并能实践出来,实在优秀

李世民在开心的同时有些可惜,可惜这人不是他李家的种啊,要不然冲这份学习能力,这继承人,他满意

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武皇陛下在治吏方面可不是一比一复制粘贴贞观一朝的治吏之策,她有自己独特的发明,还不止一项。

纳谏方式有创新。

制最早的铜匦,这个集未来检举箱、报冤盒、意见盒为一体的东西,武皇陛下早早的就做出来了。

这个铜匦,谋求仕途者可投之、言朝政得失者可投之、有冤抑者可投之、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可投之。「1」

广纳贤才的进贤机制有所创新

旧的臣子不满她武皇又如何,她自己寻找人才。

创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糊名等制选才,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才能,重贤爱能「1」。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1」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勇有谋,多智略,精于内政。

当政四十余年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可以说是盛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吾错了。”要不是将军的尊严在,尉迟敬德可以当场表演一个滑跪。

李世民“朕也觉得错了。”

方才是谁说此人与他李唐的君王不像的是谁

这人于内政上的所作所为,明显才是他李世民的正统继承人

短短的几句话,他看到了一个于踩在贞观肩膀上的明日之星袅袅升起。

广纳贤能,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广开言路,明察善断,有容人之量,有知人之明。

和高宗一朝的后期对比有点惨烈,这是什么儿媳这是天上掉下来的亲闺女

李世民惆怅,悲伤怎么就不是李家人呢。

魏征怕气不死李世民,惊叹道“周帝的许多政策,吾朝也有可借鉴之处”

李世民“”呜呜呜,是的。

造铜匦,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糊名等制,哪样不是他们可以学习的

魏征“糊名防止营私舞弊还科举以公正。殿试帝王亲躬策士,天下学子真以天子为座师。周皇此举可谓是完善了科举之法。”

让寒门子弟有更多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魏征好似看到许多寒门学习在科举中冒头。

长孙无忌思索了良久,赞同道“臣思索良久,其中的试官之法,也适用于吾朝”

“召集全国搜罗人才,进可被动选举,退可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自举。辅之殿试糊名,皇帝亲自制举、策问。”长孙无忌越想越觉得此女大才。

成绩优异者,破格录用,任以要职试官,试官,多好的一个东西啊。

“虽然存在范围过广,人数过多,不免有滥竽充数之辈浑水摸鱼之险,但瑕不掩瑜,大体是绝佳之策,能寻找出许多才识之士与治国能臣。”

甚至其所创的武举制也可借鉴。

仙幕上就列举出周皇在其中所找到的治国能臣,像什么狄仁杰、裴行俭,他们虽然并不知道这些人做了什么,但也知道这人名能够出现在史料中,定然也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定然也是治国能臣。

李世民肯定道“此人确实可说是治国大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善用人之术。”

李世民看得更远,这些事情不仅仅是仙幕表面说的那般。

门阀无需这些进贤途径,所以周皇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起来的人才背后,所扶植起来的多是寒门和庶族地主官僚,是能够与门阀打对台的势力,是被她这个伯乐提拔起来的千里马,忠于她的千里马。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