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在打击门阀。
这不是李世民瞎想,而是他在仙幕介绍这些史料的时候在这其中还看到了一些周朝的骚操作,
修订氏族志,诏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
虽然史料中记载的这点他也在进行,但终归是还没有完全做到。
不过并不妨碍李世民觉得这法子很好。
他都已经可以想象到一堆庶族官僚升士族,未来的门阀士族冠冕皂隶,混为一谈。
到那时,旧门阀士族与新士族为利益相斗,互相制衡,朝廷渔翁得利。
“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李世民暗想。
李世民想到这更痛苦了,想直接给自家嫡三子换脑子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不可能,最可能的就是找到此女子,加以重用。
其实仙幕所介绍的周皇并不只是所说的这些,还有更多的是直接放史料。
比如这中间就夹杂着周皇精史籍诗文,广涉文史,说到她本身也是颇有诗才,精于书法的才女。
无奈他们现在只想看关于对方在文治武功上的功绩,对这些文化上的东西一点兴趣都没。
不过
“此人广修百家典籍,倒是值得借鉴。”李世民道。
李世民也是个喜爱修书的修书狂,但他喜爱的是修史。
但自从仙幕说道他们家有遗传病后他突然对修诸子百家史有了非常大的兴趣。
他看到这周皇修的所谓华夏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突然觉得修诸子百家文学突然也不赖,还有那个华夏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文馆词林,不正适合幼儿学习
“到时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教化百姓,不可不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武皇陛下的登基史也并非一帆风顺。
因王皇后于萧淑妃内斗而有幸拉入王皇后阵营入宫的小妈,身份几乎难以见光。
怀有身孕还要与另外三人相斗。
拼搏到二品昭仪之位,独木的她要作为三方阵营后宫妃嫔以及她们背后的势力互相争宠,谗毁。
一朝不慎,是比回感业寺当白发尼姑更可怕的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与天斗,与地争,与人相残。
在王皇后和萧淑妃斗得难舍难分之时
传言中武则天舍弃长女安定思公主之命换取王皇后被弃。
积蓄外朝政治力量,拉拢利益同盟李治陛下。
废王立武,改立皇后。
一击毙命。
直接就让王皇后,萧淑妃身后的关陇集团,以及围观但话多的长孙无忌、褚遂良这等的元老大臣傻眼狗带。
仙幕展示出一个小视频。
视频中标注王、萧等关陇集团的小人气急败坏,头顶大字王皇后的后台可是我们,你胆敢改立皇后我也不干了
另一个头顶长孙无忌等元老大臣名头的小人更是气到满脸通红,头上的大字一颤一颤的小李过分了,太宗时期的小小五品才人竟敢拉上后位,王皇后必须留下,她在吾在,她走吾走
视频最后,大写的一言为定,双喜临门作为结束语。
元老大臣和关陇集团集体下线。
众人的视线唰的一下子看向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长孙无忌蒙了,只觉得今日起猛了眼瞎了。
他死了。
仙幕上清晰的显示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诬谋反,唐高宗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抄没长孙家家产,近支亲属流放为奴,削去长孙家中人的官职和封邑,流放黔州,其后长孙无忌直接就被奸佞小人逼到自缢而死,享年六十三。「1」
主要的不是他死了,他还是因为谋反而死被逼自缢而死,而妻儿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