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辅政大臣(1 / 3)

别说历朝的臣子们羡慕,沈悠也同样挺羡慕的。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长孙无忌认为世袭刺史一事是为分封之制,于大唐无益,故上书“臣等披荆斩棘的侍奉陛下,如今四海一统,陛下却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这跟流放有何不同其实长孙无忌还是很懂得劝人的,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让李世民无法拒绝,比起魏徵一言一语全都捅到李世民的心窝上,气得李世民咬牙切齿,长孙无忌是挠到李世民的软处,让李世民既不会动怒,又能听劝。

魏徵天幕你这样是让我向长孙无忌学习的意思

沈悠不不不,你绝对做不了像长孙无忌那样的人。

看完上书后的李世民叹道“分封功臣,是要让你们的后代世代捍卫王室。你们却把我这山河般庄重的誓言看得淡薄,反而心有怨言,我又怎能勉强诸位到封地去。”分封之事因此作罢。所以在贞观十六年,长孙无忌进拜司徒。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不得不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偏爱,从始至终毫不掩饰。毕竟那么多的臣子里,谁也没有像长孙无忌一样,与他是少年的知己,多年以来相伴相随,功成名就之后,这一位又对他没有要求。这样的人,对李世民来说是他最信任的人,谁也比不上。

嗯,李世民并不想否认这一点,每个臣子在他心中的位置都不太一样,但要说谁比谁更重一点,应该,大概还是长孙无忌多占点份量。

长孙无忌想必也算是一干大唐臣子里面相对了解李世民的人,清楚的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既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够让李世民信任自己。说到这里会有人觉得我太喜欢把人往坏里想了。

其实是我们现代大多数的人把古代的这些政治家想得太简单,以为这些人非黑即白。就算长孙无忌未必不会是因为长孙皇后的缘故而得到李世民的偏爱,并不代表长孙无忌的本事差。长孙皇后能得到李世民的倾心相待,证明她的能力性情为人哪样都不差,作为长孙皇后的兄长,又是位高权重的宰相,他能没有真本事李世民再怎么偏爱人,并没有丝毫任人唯亲,罔顾天下之意。

那是,李世民承认自己对长孙无忌是多了几分偏爱,

但何尝不是因为他本就是有能力的人。

他是爱重妻子,对长孙无忌也有几分爱屋及乌的意思,在国家大事上,他一直牢记一点,社稷为重。再说了,后面魏徵不在,他可能会偏向关陇集团的人,早年魏徵不是还在吗魏徵有说过长孙无忌的不是或者认为长孙无忌不能胜任李世民的重用

在用人这件事上,李世民觉得自己怎么样都不可能有什么问题。

大家应该都记得先前我刚说过的内容,我在提及长孙无忌在贞观元年辞去相位后,一直任着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闲职,直至贞观七年才被升为司空,就这样长孙无忌也一再推辞,生怕自己过于权重,为长孙家招来祸端。当然,这里面也有长孙皇后的功劳,长孙皇后从始至终一直都希望李世民莫要给自家太多的宠爱,处处抑制外戚。说不通李世民,她便说劝说长孙无忌,让长孙无忌辞官。

刘彻眼睛都亮了,抑制外戚,这样的皇后实属难得。就他所认识的女人中,哪一个得了权利不是牢牢的捉住,恨不得把自己娘家的狗都提高地位。

最新小说: 娇妻在上:夜少,强势锁婚!云倾北冥夜煊 诸天之昊天帝 老婆还不喜欢我 最豪赘婿陆枫纪雪雨 快穿女配要上位 锁娇颜(重生) 反派炮灰是天然钓系美人 [我英]乙女向RPG主角的我 我在末世有座城 继承上亿遗产后豪门老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