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架青铜马车最出彩的地方是它的青铜机关伞。机关伞构造十分精妙,伞座和伞柄以自锁式闭锁相连,可以轻松打开和锁死。伞座上还有调节角度的机关,能够根据太阳的方位调节青铜伞的位置。伞柄上还有扣锁杆,可以有效防止伞柄在马车剧烈晃动时折断。
伞柄和伞盖的连接处采用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青铜齿轮,可以让伞柄均匀承受伞盖的重量,更加轻盈也不会影响马车的行进速度。
最重要的是,这把青铜伞还可以用来御敌。伞柄内藏有利器,随时可以变换成一把长矛,而伞盖也可以当做盾牌来使用。大秦的工匠真是为总是被行刺的始皇帝操碎了心
大秦工匠们泪流啊,总算有人说出他们的心酸了
当个大秦工匠容易吗,又要质量好又要好看,还要能防刺杀,生活用品也能做出武器的功能,跨界哪有那么容易
宋朝,沈括疯狂画画做笔记。
“好多伞好多机关”
后世的伞好厉害,秦始皇的青铜马车和青铜机关伞原来也这么厉害
沈括沉迷为自己的新书又找到了新的灵感,还不知道,自己的梦溪笔谈将会因为天幕变得越来越厚。
明朝,宋应星连科举赶考的书都顾不上看了,忙忙碌碌画图,整个大脑都沉浸在猜测各种自动伞机关伞的机关里去,一时之间什么科考失意都顾不上了。
嬴政看着天幕放出的青铜马车展览图和各种新闻介绍,看着那夸张地介绍,有些无语。
行吧,知道后世对他的始皇陵爱得
深沉,没想到喜欢兵马俑也就算了,马车都这么喜欢。
还说什么千古第一“豪车”
dquo”
朝堂上,汉宣帝刘询看向霍光“尊夫人给家人请了陈夫人教授织布”
霍光一愣,这才想起自己府上的事“的确,那位夫人还在霍府上,听说她善于织锦缎才请来的,未曾想到她还能发明织花机。”
锦缎,起源于华夏,被称为“一寸锦一寸金”,在普遍以“丝”作为偏旁部首的布料中,它以“金”作为偏旁就足以说明它的地位,也被叫做“金帛”。
在华夏这个丝织大国的所有织物中,以锦工艺最为繁复,价值最高。
织造锦缎的工序复杂,机器也复杂巨大,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陈宝光之妻在教授锦缎的过程中,改造传统纺织机再发明织花机,是更为了不起的成就,这样的成就却被记在一个男人,她的丈夫身上。
她的丈夫可能连怎么织布都不会,更不用提发明织花机。
泯没女发明者的名字不仅仅是女性姓名的事,发明者的很多想法和理念,只有自己才知道。如果没有很好的继承,到后面想要继续发明就很难了。
尤其是纺织业,在古代基本上是专属于女子,不记录下女子的名字,不奖励女发明者本人,如何促进其他女子去发明创造
在汉代之后许久,女子在纺织业上才有新的创新,但那时已经与汉朝无关了。
明清赏赐贞妇除了给家族免除徭役,还会给贞妇本人实在的禄米赏赐,和诰命赏赐。
不同的诰命等级,代表着不同的特权和实质待遇。
这也是明清时为什么那么多女性愿意辛苦守贞,不光是洗脑毕竟不识字的底层女性还是很多的,也因为实实在在的奖励。朱元璋出身于底层,很明白老百姓的心思,吹再多,也不如实实在在拿到手里的赏赐。
朱元璋在给百姓普及大明律时,特意做了一套大诰,普法效果非常好,为什么呢
因为大诰本身,对百姓就是一套护身符。
明初年间,村民吃饱饭,没有去干农活,反而先把大诰拿出来翻阅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