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采集野果的妻子凭借本能,觉得这树叶应该很有帮助。她走到树下,摘了几片叶子,就看到猴子们更生气了,还从树上摘果子砸她,不由确定了“肯定是好东西,看这猴子多宝贝。”
猎人提着弓箭,拉弓作势要射,把猴子们吓得又窜远了点,但是依然不肯放弃这边,还在看着他们。
妻女几人快速采摘了一些树叶,猴子们气得哇哇叫,甚至头领还试图回来抓人,被猎人一箭差点射中才再次后退。
“猴子也吃素,还会酿猴儿酒,现在这个树叶应该也很正常。”回到家中后,妻子开始处理茶叶。
她模仿猴子直接食用时咀嚼的模样,自己咀嚼了几口,没有怪味,也没有毒素,只是味道寡淡了些,于是把树叶在竹筒里捣碎后加入各种佐料凉拌。
晚餐时端上了餐桌,一家人对这新奇的食物都很好奇。
他们没有拒绝和害怕新的植物,因为基诺族本身就是采集植物的高手,在森林里能找到的食材多达4050多种,比当时的中原民族菜地里的菜还要多。
丈夫吃了之后,妻子立刻询问“你觉得什么感觉”
丈夫细细咀嚼着,一筷子不够味,再来一筷子,越吃越精神,他惊喜地说道“本来有点困了,现在不困了,很精神”
他们的孩子也兴奋的朝着竹筒伸筷子“我们都试试。”
一家人吃得神采奕奕,妻子道“难怪猴子吃完后那么兴奋,手舞足蹈,果然有提神的效果。”
猎人丈夫也很高兴“以后我出门可以带点这树叶,等猎物等困了就吃点。”
“行,我们下次多摘点,给家人们也分一些”
在一家人的热情分享中,茶叶就这样慢慢地流传开来,朝着整个基诺族流传开,他们最初的吃法“凉拌茶”也随之流传开。
后来基诺族吃“凉拌茶”的习俗传承下来,云南人基诺族被称为“吃茶的民族”。他们的祖居之地,也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
直到现在,还有“茶祖”。
现代,云南省凤庆县有一棵古老的茶树,高达10米,十分粗壮,被当地人称作“锦绣茶祖”。
旅行者被当地人带去茶祖面前,仰望着巨大的树木,再看着几人环抱都抱不下的粗壮树干,震撼的立刻拿出手机拍照。
“这就是锦绣茶祖”
“哇,原来茶树这么大我还以为茶园里的茶树长不高。”
同行的旅行者各种赞叹,拍照,让当地导游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这已经是人工栽培矮化之后的,原始的茶树更高更大。”
西汉时期,吴理真站在四川蒙顶山上,正在种茶树,他站在山顶上看到了天幕,还好奇地伸手去触摸。
当然,什么也没摸到。
吴理真还有些遗憾,低头去看自
己刚刚种下的7棵茶树。
这时期的茶树,
,
为了适应环境,茶树已经被驯化,从乔木科的高大树木变得更矮小,高不盈尺,叶片细长,更接近灌木。
“不知道我栽种的茶树能不能活到后世,会不会也被称作茶祖。”
吴理真认真地给茶树挨个浇水,一边碎碎念着“小家伙,你们要加油啊,争取超过你们祖宗”
时光荏苒,眨眼便是千年时光过去。
清朝时期,一位四川的地方官来到蒙顶山上,抚摸着茶树,感慨着“西汉时期的古树啊,可真是树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