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清,开始严格贯彻以茶治边政策。
赵匡胤瞧着自己面前的茶水,又看看特意留下的茶饼,想把茶叶看出一朵花来。
这小小的茶叶,快被后世的皇帝玩出花来了,还有这么多用途
难怪赵光义的后代有钱赔款,茶叶看来也赚了不少。
明朝初期,朱元璋虽然改团为散,流向民间,但是上层其实依然有团茶,这一点可以从朱元璋的儿子身上看出来。
明初时期的藩王还没后期那样离谱,除了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与朱棣同胞的弟弟朱橚著作救荒本草,还有宁王朱权著作了茶谱
朱元璋眼前一亮嗯,他的儿子们还有这本事
又是救荒本草,又是茶谱,听起来评价还很高
朱棣兴奋永乐大帝哈,我,永乐大帝
朱橚兴奋我的救荒本草传到了后世,我都写了啥
朱权刚刚高兴,茶谱传世,我也算大文豪了,结果接下来的话就让他傻眼了。
虽然,朱权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
天幕开始放出朱权的纪录片,给洪武年间的朱权演示,他后来的人生有多么身不由己。
倒霉鬼朱权,先是因为朵颜三卫势力强大,被朱棣逼着参加靖难之役。
靖难成功后,朱棣就开始忌惮他的能力,没收了他的军马和朵颜三卫,把他的封地改到南昌。而且明确规定,朱权到南昌后待遇一切从简,连王府都不必单独修建。
为了让朱棣放心,朱权晚年开始醉心“茶事”,在家研究茶道,而且研究的还是宋朝的点茶戏。
这本书,分为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茶炉、茶灶、茶磨、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煎汤法、品水共十六个部分。
书中的每个环节,都写得十分清晰明了,很明显朱权对茶事不是附庸风雅,是十分专注深入的了解过。
虽然朱权早年身不由己比较倒霉,但是晚年专心茶道后,茶事反哺朱权,让他修身养性,晚年得以以70岁高龄善终,他也是朱元璋所有儿子里死的最晚的,熬死了所有兄弟,笑到了最后。
朱权不是最长寿的。
朱元璋活了71岁,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朱桂活了72岁,都比他更长那么一两岁。
但作为第1
7子,
还是活了70岁的17子,
朱权是死的最晚的,死的时候大明第9任皇帝朱见深都已经1岁了。
朱权最终送走了朱棣、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笑着活到了最后。
永乐年间,被软禁还被监视的朱权在南昌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本王原来如此长寿”
70岁高龄,值了
笑着看着朱棣和朱棣的儿子、孙子先他而死,也值了
还有茶谱一书传世,更是值了
宁王妃踢了他一脚“再笑,明天锦衣卫就送你先上路。”
朱权立刻憋屈的捂住自己嘴巴,但是身躯依然颤抖着,这种快乐不让发泄,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