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是明朝人,是华夏少有的地理学家,旅行家,花费30年时间,走遍了华夏的山山水水,写了长达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生前记录的旅行考察内容,包括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浙游日记等,在徐霞客去世后,被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地理和文化资料。
徐霞客出身优渥,但并不喜科举,也不喜欢功名利禄,在他的游记里很并没有记录什么宏伟抱负,是纯粹的审美和热爱,哪怕是遇到危险,依然是舒缓惬意,带着文人诗意的语言,让人更能感受风景和文字的美。
此时还是隋朝大臣的裴矩摸了摸胡须,疑惑又期待“老夫的西域图记难道没有流传到后世”
隋朝统一南北后,准备经营西域,裴矩眼见朝廷对西域了解不足,于是采访了诸多西域诸国的商人,根据对方的口述记录下山川地理和民俗风情,自己编写一本西域图记,并且献给当时的皇帝杨广。
杨广对此书颇为喜爱,裴矩也深受器重。
这让裴矩还是有些自信的,觉得自己的西域图记写得不错,可是天幕怎么不夸夸自己难道是后面的大唐皇帝不喜欢
裴矩眼神微微闪烁。
要不,自己带着书去投奔大唐皇帝,不为荣华富贵,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西域图记流传下去
大唐时期,已经取经回来的玄奘正在大雁塔里翻译经文,但是天幕出来的时候,玄奘同样会出来欣赏。
此时,在他身边的小沙弥羡慕徐霞客的书籍传世,崇敬的看着玄奘法师,提议道“玄奘法师,你也可以写游记。”
玄奘笑道“我已经在写了。”
他不仅仅是在翻译佛经,也在把自己入印的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只是不知道是否能传到后世。
金代元初时期,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龙门派的创始人和王重阳的继承者丘处机,此时正行走在前往西域的路上。
因为成吉思汗杀戮过盛,丘处机以74岁高龄远赴西域,打算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
此次西行,不看好的人太多太多。
丘处机已经74岁,许多外人认为,他要么直接死在去西域的路上,要么死在成吉思汗的刀下,要么死在返程的路上。
但是好在,丘处机的弟子们还是愿意跟随。
所以丘处机率领18名弟子,从山东莱州出发,一起踏上了不知道成败与否的西行路。
他的弟子李志常看着天幕,笑嘻嘻一边给师父递水一边说道“师父,不如把这次西行也写成书吧。”
“能不能活着回去都两说,还写书呢。”
丘处机喘着气,喝了水好了点,又招呼大家先停下来休息一下,自己有些扛不住了。
“那就活下来回去写”李志常还年轻,比较乐观,已经开始设想,“师父你叫长春子,咱们又是西行,以后我给师父写书,就叫长春真人西游记”
李志常不仅说到,也做到了。
丘处机两年后才抵达西域大雪山,见到并且成功地劝说了成吉思汗,带着弟子们得以全身而退。
回到北京后,丘处机和全真道得到了成吉思汗的重视,全真道得以在全国发展壮大。
西行13年后,丘处机才以87岁高龄殡于北京白云观丘祖殿,元世祖至元六年,被追封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后世称为“长春真人”。
到了现代,我们有了“徐霞客舰”
天幕放出一艘巨大到屏幕几乎容纳不下的舰艇,乳白色的身形在天幕上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仿佛是天上的天舟。
在徐霞客停泊在港口时,旁边有普通的货船和行人,对比之下,货船比乌篷船与海运楼船的差别还要巨大,行人仿佛成了小蚂蚁。
当镜头拉近,能看到那些行人正在搬运生活物资到船上,能看到他们都是高大强壮的水手,并不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