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西秦撤退的时候,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包括祖上留给他们的祖训锦囊,也包括太庙里的祖宗牌位啥的。
可也有没带走的,比方说一堆丑兮兮的祖宗画像。
贴子里突然提到这个,立刻就让众人惊悚起来。
「那么丑的画像,我不相信那是扶苏画的」
「没说那个,我说的是好看的那套」
据传西秦撤退的时候,太庙里挂着二套祖宗画像。
一套是只有秦国时期君主的,画得很难看,是以前的画师画的。另一套是
一直到秦四世柏舟为止,画得很好看。
后头那些皇帝的画像是第二波,属于中不溜丢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为那些是学习了扶苏画法的画师所作,画风相比起来不如扶苏这种更符合后世审美。
西秦皇室把好看的两套拿走了,最丑的没带,直接导致丑画像在玄宸宫里留存了好些年。
中途因为西秦不做人,有些割据势力还拿画像出过气。所以等秦唐入关之后,丑的那些都七零八落了。
秦唐花了很多功夫重新收集起来修复,没收集到的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照着其他丑画像补了一套。
这套丑的目前就在玄宸宫博物馆里展览着,好多人都见过。没去过博物馆不要紧,网上到处都是图片。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李治秦治他皇后篡位那年。
以前古人讲究同姓不婚,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男方这一脉的近亲才会出现近亲繁衍的问题,表亲没问题。而区分是否是近亲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姓氏,表亲一般继承另一家的姓氏。
然而秦朝多的是随母姓的情况,直接废了这个最直观的法子。大家都是赢姓秦氏,要分辨表亲就比较麻烦。
刚开始还能分得清,人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就没人分得清了。那干脆不分辨到底是堂亲还是表亲,只要血缘关系近的一律不通婚,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结果这么做就把近亲内部消化的路堵死了,大家都去找外头其他姓氏的人通婚。通婚之后好些后人跟着从了赢姓秦氏,到最后秦氏越来越多。
平民百姓懒得管什么姓氏,他们就看是不是五服以内的近亲。不是就能成婚,同一个姓怎么了,天底下多的是同姓的陌生人。
时间一久,只剩皇家还会尽量考虑异姓。
秦治的皇后武曌就是这种情况。
他爹和他娘挑了好久才给儿子成功挑了个异姓的女子当皇子妃,当时候选人里一连串秦氏女,真的很难选。
主要秦唐太祖也担心选中的秦氏女会是隐藏的正经始皇血脉,万一来个篡位那咋整呢。所以还是选外姓的保险一些,就决定是武氏女了。
千防万防,也防不到武曌她不管是不是始皇血脉,照样能学着秦唐太祖冒充始皇血脉。
丈夫死后,武曌连个“历史上就没有女性当皇帝的先例”这种阻碍都没有。她直接宣布改姓,拿出精心准备的族谱,说自己是西秦女帝的后人。
秦唐臣子们啊这
西秦女帝是最后一任秦朝皇帝,血缘无可置疑,时间还离得近。偏偏武曌早有准备,造假造得堪称天衣无缝,看起来比秦唐太祖当初拿出的那份族谱更有说服力。
这下就把群臣架住了。
他们确实对秦唐和太祖爱得深沉,但是太祖当初打天下的时候是打着始皇血脉的名号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