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还有真迹流传在外啊,我震惊」
「嘶,这么说的话,阴嫚墓里有几幅,桥松手里有几幅但不知道放哪儿了,太庙里头有几十幅」
「秦国国君加上始皇帝一共二十多个,有些没继位的也被追封为公了,全部算上是38个好像。而且扶苏可能还画了王后,那数量得翻个倍。如果还有他自己和儿子孙子的画像毕竟他活挺久的,是秦五世两岁左右去世的我勒个去大几十张啊」
「所以这么多画,为什么我们还是一张都没见过」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其实见过了,只是一直以为不是他画的」
「你是说玄宸宫博物馆里那些」
玄宸宫作为大秦第一朝宫,地位非常特殊。秦朝时期自然没人去动它,一直是作为皇宫存在。
到了大动荡那会儿,起义军倒是素质参差不齐了。但架不住有个西秦操作太骚,不仅把值钱东西都塞祖宗墓里了,还在西边死命坑他们钱。
没钱的起义军打入关中之后又没能从大秦宝库里回血,哪里舍得放弃现成的宫殿不用、甚至还把宫殿毁弃了
所以大家依然用着大秦的皇宫,还得小心翼翼地爱
护。
不爱护不行,弄坏了修不起。
到后来秦唐入关,那就更不会对玄宸宫动手了。玄宸宫继续作为皇宫,居住了秦唐的一代又一代皇帝。
正史上有些朝代把都城定在其他地方,很多时候是为了制衡关外九州,或者是防备北方边陲。
然而大秦早就把北边驯化了,匈奴人和东胡人一代又一代为秦土镇守北疆。哪怕后来王朝末年和大动荡时期,大家也顶多窝里斗一斗,天下恢复太平之后又亲如一家了。
大秦六百年的努力不是白费的,其实到秦末那会儿基本就没什么“匈奴”“东胡”的称呼了,大家都自称秦人来着。
各地起义军叛乱的时候,秦匈和秦胡打起义军打得可狠了。
他们认为这群家伙算什么东西,凭什么代替大秦统领他们除非这群人里头出个始皇帝那样的人物,不,就算只有始皇帝一半英明都成,否则免谈。
但是靠北边的起义军好像没什么自知之明,一个两个找上门来都一副“你们既然给大秦当了六百年狗,那我恩准你以后也给我们当狗”的讨人厌嘴脸。
秦匈和秦胡
他们没看出来大秦拿他们当狗,毕竟除了一开始他们老祖宗不太安分那会儿,后来大秦有什么好东西都不落下他们的。
不过面前这群傲慢的家伙,倒是蛮有优越感的,根本不拿他们当人看。
后头秦唐的开国皇帝李世民打着秦朝宗室旗号起兵的时候,那个态度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李世民对他们一点都不歧视,再加上他家确实祖上和秦朝皇室联姻过,两家立刻就信了他是始皇血脉,跟着他一起打回中原平定天下。
总之后头的朝代没什么需要防备北边的需求,自然不考虑往燕地迁都。倒是西域之外的国土可能会有外敌来犯,不得不防。
再加上关中的位置很巧妙地基本就在秦土的正中心,且这里地形适中。往西可以就近培训高原战士,往东也可以在大江大河里训练水师。遇到国难,关中还是个天然的乌龟壳子,西秦靠它可是撑了二十年呢。
所以后头的朝代基本都没考虑过迁都,咸阳至今还是国都,玄宸宫也在两千年来一直都是皇宫。
经过两千年的修缮和改建,玄宸宫当然早就不是当初的模样了。但里头还是有一些秦朝古物留存的,毕竟秦二十世也不至于把皇宫搜刮得一张纸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