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韵和秋梦期到的时候,顾氏正在灶台下烧火做饭,苏学林一身灰扑扑的坐在院子里剥玉米。
任谁也想不到,这一对普通的夫妇,就是当今天子的父母。
“娘”苏韵进了厨房,口中轻喊一声。
顾氏闻声抬起头,见到一女子逆光站在门口,她抬手盖在眼帘上,眯了眼睛细细一看,脸上顿时露出惊喜。
“哎,我的儿”
虽然苏家一家子都迁到京城,可苏韵如今的身份去哪里都是浩大声势,更不能随意出宫,加上日理万机,一年难得和母亲见上一次面。
顾氏见她,怎能不惊喜。
叫完才觉得失礼,赶忙上前下跪行礼,却被苏韵一把拉住。
“今日就我和梦期悄悄过来,没有外人在,您不必多礼。”
顾氏这才依了她,拉着她的手热泪盈眶,不住地打量着她,“好好好,看着面色红润,倒不像操劳过度的样子,娘也就安心了。”
苏韵笑着帮她抹了抹眼泪道“梦期回来了,有人跟我分担事务,没那么忙了。”
“梦期是个好孩子,有他陪着你啊,娘就没不放心的了。”
除了没孩子,这小两口的七七八八顾氏还是满意的,女婿有本事也会体贴人,苏家能有今日,全靠她一手促成。
“都不知道你们要回来,娘再加点米。”顾氏说着,又去往锅里添米。
苏韵没有阻止,回来总得跟父母吃顿饭,她转身帮忙往炉子里添了一把柴火。
顾氏淘米放锅里,透过缭绕的烟火,看着女儿蹲在灶边,哪里还有什么女帝的模样,还不是她那个温婉可人的好孩子。
“娘,长宁说想去蜀地。”
一听到这糟心孩子的名字,顾氏瞬间没了好心情脸色直接一变。
“去
什么蜀地,他要是给我讨个儿媳妇回来,生个一儿半女的,就算他要去西洋,我也不拦他。”
听到这话,苏韵算是明白大弟干嘛要火急火燎地想跑去益州了,还有个原因是为了逃避母亲的催婚。
在这个年代,二十一二岁的年纪还没成亲,就属于大龄了,也难怪顾氏往死里催。
“娘,您有没有想过或许长宁的姻缘不在蓟城而是在蜀地呢。”
顾氏没好气道“蓟城那么多好姑娘他都没看上,等到了蜀地能有多少姑娘给他挑,都这把年纪了,人家能看上他就不错,还轮得到他挑人家”
苏韵赔笑道“这不是还有长越吗,听说他倒是红鸾星动了,长宁暂时没这个缘分,您就先帮长越掌掌眼罢。”
提起小儿子,顾氏的脸色倒是缓了缓,“也就一个省心的了,不过他喜欢那女子比他还大三岁。”
“女大三抱金砖,三岁刚刚好,会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