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知识分子,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上的成就再高也就那样儿,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才更令苏轼心驰神往。
人到中年万事休,写下赤壁怀古的苏轼已经四十五岁了,面对三十三岁就有战功赫赫的周瑜他自然怀着十二分的敬慕。
“哎。”
苏轼捋了捋胡子,苦涩一笑。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去了赤壁,谁能不羡慕周瑜呢。”
他也很羡慕啊。
李白对此深有感触,然而苏轼起码是当官后被贬,他连被贬的机会都没有。千方百计讨了个官职,结果唐玄宗只当他是个写诗的,到最后闹得很不愉快。
笑死,直接被赐金放还。
虽然政治理想不断被打压,但是我觉得苏轼并没有沉浸在一味的失意当中,与之相反,在这他被贬谪的地方,苏轼一步步攀上了他的文学创作巅峰,创作了震烁古今的“赤壁词赋群”。
其中最为广为流传者,非念奴娇赤壁怀古莫属,词嘛,好唱,反正和赤壁赋比起来,它确实好背。
这么一说,苏轼的赤壁赋后面也会讲到了。
“哟,是不是也得背啊。”
刘彻调侃,他说这话的时候,故意拖长了音调,语气促狭至极。
见古迹,思古人,追昔抚今,借古讽今,这是咏史怀古诗的主流创作逻辑。比如同样是赤壁题材的杜牧赤壁,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但是苏轼不是这样,他摒弃了常规套路。
还有我啊。杜牧不胜感慨,举起酒杯遥遥一敬天幕。
他对天幕是怀有感激之心的。去年一连出了两个视频,大众关注度最高的就是杜甫,但是杜牧也不是没有从中得到好处。
天幕是真的改变了他的命运,一年的时间,经过血腥洗礼,牛李二人暂且握手言和,与太监虚与委蛇。而后他们抓住机会,率先发动了针对太监一派的政变,军权收归中央,大唐的气象随之焕然一新。
连带着他的日子也跟着好过了起来,不再承受磋磨,得到了赏识,然后,嗯也重新认识了李商隐。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两个人真的很像。
上阕写景,但苏轼对于34
古,却是轻描淡写的三国周郎赤壁,避重就轻,简单的点到为止。
下阕抒情,直面黄州的惨淡人生,苏轼需要一种新的生命姿态。是非成败转头空,豪杰立下不世之功又如何,人生如梦,岁月永恒,于是一尊还酹江月。
正是因此,所以才想要长生,与天同寿。
秦始皇眼睛里流露出难以名状的复杂之色,太知道人生如梦了,所以才要追求永恒。
不过现在也很好。
他静静地想到。
苏轼如果真的悲观消极,那他大可不必于赤壁处怀古,大凡怀古者,一定是胸有丘壑,比如杜牧,他写了那么多怀古诗,我们都知道他不只是怀古。
苏轼亦然,只不过他要的不是“借古讽今”,而是要“超古度今”。避赤壁历史之重,近生命彻悟之轻。这并非悲观,而是看透。
“对,天幕说的太对了。”
被天幕无限拔高的待遇终于轮到我头上了。
苏轼容光焕发,煞有急事地点头。
他的心里还是很美的,与被提到的壮志消磨殆尽,那自然是天幕的讲解更让他满意。
写的时候,咳咳,有些只是模模糊糊的想法。
但是一听天幕的解析,什么超古度今,什么看透人生。
诶嘿,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了。
苏轼拍板,天王老子来了也是这个意思,谁说都不好使。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苏轼,他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