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笑道“没想到牡丹仙子身居王位,居于王宫,还知道民间笑话”
牡丹仙子道“这两年,牡丹辞了王位,也看了不少凡俗之书,便知道了一些民间之事。”
菩萨感慨地道“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得有失,是尘世间正常之事。”
菩萨见牡丹仙子歇息的差不多了,便催促她赶路,道“仙子歇息得怎么样了咱们继续经历这九九八十一磨难吧”
牡丹仙子见与菩萨谈得比较轻松,机会难得,于是想把一些话说开,便又壮了壮胆,带着怯怯的样子,道“菩萨,您度我升仙,对我又如此关怀,牡丹心中纳闷,莫不是菩萨有何用意”
菩萨道“本尊身为菩萨,已无欲无求。然而,本尊肩负天下救苦救难之责,救万民于苦难之中,超度德高望众之人,是本尊的天职。”
牡丹仙子不以为然地道“菩萨,我牡丹乃一平常女子,六根不净,修行不深,道行浅薄,却为何得您超度”
菩萨道“牡丹仙子说的极是,在超度你之事上,本尊确是有了私心,或者说是额外做了关照。”
牡丹仙子听了,心里猛然一惊,脱口道“不可,牡丹已经”她没敢再说下去。
菩萨听了,笑道“难道仙子以为本尊有所图谋”
牡丹仙子赶忙施礼,道“菩萨恕罪,牡丹不敢。”
菩萨叹了口气,感慨的道“仙子,依你对本尊弟子唐玄奘所为,本尊是断不能度你成仙的”
牡丹仙子听了,羞得满脸通红,更加疑惑地道“菩萨却为何又超度于我”
菩萨道“本尊修行了千万年,自以为道行深厚,脱了凡身俗世,不曾想,自见到你之后,才知道,心底深处,还有俗根。对你超度之事,确实存有私情。”
牡丹仙子联想到酆都城外之事,以为菩萨讲的私情就是那儿女之情,怯生生、带着羞涩地道“菩萨,我已与那唐僧入了洞房,饮了交杯之酒,结成了夫妻。虽未行得夫妻之事,但牡丹坚信,我已属唐僧之人,必当为其守身如玉,纵使再有公子王侯,牡丹也不会有丝毫动心,移情别恋”
菩萨止住牡丹仙子的话,道“仙子错了,本尊所说私情,并非你所想那样。仙子经历,使本尊想起了千万年前,本尊出道之前的往事。”菩萨好似回忆起往昔那美好的青春时代,深情地道“那时,本尊比你两年前还年轻,一场惨烈的潼关之战,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本尊得知他战死沙场后,疯狂地寻找了三日三夜,却终没能再见到他一面。本尊坐在那战场上的荒野里,又哭了三日三夜,就在万念俱焚之时,是佛祖垂怜,收了本尊为弟子。自此后,本尊便潜心习佛,立志消除人世间一切苦难,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与众生。是你对玄奘的痴情,唤起了本尊对少女时代往事的回忆。于是,便动了恻隐之心,佛法之外开恩,先在酆都城外救了你,今又度你成仙,恳求太白天尊,面奏玉帝陛下,召你天宫御花园里履职。这便是本尊的私情与私心。”
牡丹仙子听了,方知菩萨也是女儿之身,少女时代也是有情有义的痴情女子,万分感动。也为刚才的妄加猜度感到惭愧,忙赔罪道“菩萨,牡丹为刚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惭愧,请菩萨恕罪。”
菩萨道“仙子不必为此耿耿于心,本尊喜爱的就是你那忠贞的情感,但你今日成仙入了天宫,万不可再动俗世之思念,以免违犯了天规戒律,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