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神秘的一笑,悄声道“你有所不知,大将军早就与康木匠有了鱼水情欢之事。朕只是成其之美罢了。”
水仙又道“卑职斗胆,敢问陛下可否还有他意”
女王见水仙问的诚恳,她又是自己的贴心之人,不好再瞒她,沉思稍顷,轻轻叹了声气,道“知朕者,常随令也。朕如此做,本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朕登基为王,还需依仗大将军的维护。因大将军原为朕的上司,平定春花叛乱,朕又是求了大将军的。朕今日做了国王,她免不了心中有所不平衡,此既是为了安抚其心。二者,朕赐她成婚,本来是想先让她趟个路,朕也好将郎君接进宫来。现在看来,这个倒不需要了。”
水仙道“陛下,为何”
女王叹息道“他已经回西图国了。”
水仙轻轻地“嗯”了声,随后又道“陛下莫虑,陛下何不也将国舅接来”
女王轻轻地摇了摇手,不无惆怅的道“不可,那样太让他作难了。”又喃喃地道“若是他也像康木匠一样,也毁了”女王没有再说下去。
水仙劝慰道“陛下,常言道,好事多磨。陛下定会如愿以偿的。”
女王没有答话。
水仙又道“陛下,卑职斗胆直言,陛下仁慈之心怀,非但不能安抚大将军,反倒会让其以为陛下怯弱,讨好于她,会助长她居功自傲之心,进而会有恃无恐。春花之前车,不可不鉴呀。望陛下三思。”
女王将信将疑的道“你是否太过滤了”
水仙诚恳的道“陛下,卑职以为,陛下之所以能登基,成为我女儿国国王,皆是因为陛下乃天子之命,万圣之体,盖世之智慧也。陛下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一举铲除了春花等反叛之徒,挽救了先王江山,功高盖世。先王圣明,洞察世事,将基业传承与陛下,与她人何干陛下登基,乃是万民所望,实至名归,绝无丝毫愧欠。陛下至尊,贵为天子,普天下之人,皆为陛下之臣子臣民。陛下仁爱,可施恩惠垂怜臣子,但万万不可有讨好之意。昔日之友情虽在,但君臣纲常不可不严明,天子尊威不可不威严。只有如此,才能号令天下,威震四方。”
女王沉思道“常随令所言极是。”
水仙又道“启禀陛下,卑职一路与那康木匠攀谈,虽还不能细知其人,但可窥其心于一斑。此人势利,见利好为,绝非仁义之人。卑职担忧,陛下的好意,会被他用偏。请陛下斟酌。”
女王惊讶的道“此话怎讲”
水仙道“陛下,卑职斗胆揣测,一旦他们结为夫妻,那康木匠断难不会搬弄是非。天长日久,大将军难免不会被其所惑,到时恐生不测。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陛下不得不防啊。”
女王迟疑的道“如何防”
水仙道“回禀陛下,依卑职愚见,如要防患于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相聚。”
女王沉思道“不妥。常言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被大将军知道,事情反倒更糟。此乃下策,不可取。”
水仙听了没再言语。
女王又道“常随令可否有两全其美之策”
水仙沉思片刻,道“回禀陛下,卑职倒是有一亡羊补牢之法,但卑职不敢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