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无语地到,安定在说这话的同时,便已手脚麻利地将一旁用于书写圣旨的绫锦推到了他的面前,仿佛是唯恐他会干什么收回成命的事情。
但他也确实有什么理由还能用于撤回方才的决定了。
李治又往面前这张尚显稚嫩的脸上了一眼,是不白为何他会养这么个女儿。
可想想,她此次回返安还是先带回了个莫大的消息,对于他稳定关中基业大有裨益,他又将本想口的他话给吞咽了回去。
罢了罢了,让她去吧。
见李清月给他将墨给研磨了,他摇了摇头,落笔将这请战决定的批复给写了下去。
不知为何,在真将付诸笔尖的时候,他又觉得自己心中少了几分压力。
或许是因为,如此一,他也不必担心因为战略上的分歧遭到皇后的责问
他刚想到这里,就听李清月又“阿耶连这个从蜀中发兵批准了,要不就再同意我个事吧。”
李治眉头一竖,“还得寸进尺上了”
“不是不是,”李清月摆手答,“我是想说,这一路既然要胜不要败,总得确保中的任何一环不纰漏。若是我在山南西、剑南等地遇到合适趁手的官员,能在参与作战、督办粮草之事上为我助力,不如准许我能将他们暂时请离岗位,加入到行军队伍中”
她总不能跟李治说,她选益州进军,除了作战上确实有利于她之外,也有在亲疏远近上的考虑,谨防后路支援现问题。
只能在这里给自己找补一二。
李治想想,是要紧的那个决定已下达了,这一点答应她也无妨。权当是让这一路越境吐蕃的兵马能有更大的破敌把握。
“,准”
但当这份圣旨被李清月交到武媚娘的手中过目之时,她却是当即察觉到了女儿此举之中的用意。
“唐休璟领兵攻破南山贼,手底下应当有几人可用,甚至他自己的武艺也不差,若是临时协助作战,还能让他多得一份战功,为他本就能在年末拿到的升迁再添一笔功绩。”
李治估计已不太在意这个检举告发废太子之人了。
毕竟,他这几年光是和头风缠斗已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哪还能顾得上去一一查官员的政绩,将中表现尤优秀的挑选。
可武媚娘是对此记得清楚的。
她还记得“益州大督府的属官中,在段史提到的人里有个名叫张柬之的,说是在处理庶务、整合人手上自有一番本事,正能如所说,用在督办军粮之上。”
“再便是”
“了了,阿娘
不要揭穿我了。”李清月努力板着一张脸劝阻。
什么提前扩大结交边境官员的范围,什么给自己的下属谋求晋升的功劳,她不知啊。
她只是秉承圣意,为瓦解吐蕃攻势筹备人手而已,哪里有什么坏心眼。
武媚娘轻笑了一声,发觉在女儿站在她面前、还已拿上了那封准战的旨意之时,她原本还因与陛下争执而生的愤懑情绪,已暂时被抛在了脑后。
“不说就不说吧,反正,就算有陛下的这圣旨,我也不会让直接以此等简陋条件战的。”
不多找几个熟悉边地情况的官员随行,她怎么敢让阿菟就这样翻越大雪山。
“现在可不能叫简陋条件了,”李清月掰着手指给她算,“您,益州当地的医官对于雪岭药材和效用更为清楚,中驻扎时的,已在那边待了四五年之久。比起孙神医对当地的了解也不会相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