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新陈代谢,要比旧地主的新陈代谢要快得多的多。
因为新的行业在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新的肉食者会不断的出现,冲击旧的肉食者,形成新陈代谢。
“陛下,律法好定,推行极难。”王崇古提醒了皇帝即便是改变了律法,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不如人意。
因为这些乡贤缙绅、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控了生产资料,就掌控了分配的权力,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分配,掌握话语权,塑造道德,让别人叫他爸爸。
“先从律法上修订,有了律法,才有可能推行。”朱翊钧十分清楚其中的难度,皇帝的圣命有用,但作用有限,需要大明大多数人的共识。
诚然,大多数人可能会被欺骗,但不会被一直欺骗下去,因为朘剥的刀,刮在自己身上。
刮骨刀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是真的疼。
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是矛盾相继,才能不断向前。
“陛下,户部给事中弹劾大司徒少司徒。”右都御史李幼滋拿出了一本奏疏,这本弹劾王国光和张学颜。
“北齐用任杨遵彦则理,用高阿那肱则乱;隋代任高颎则理,用杨素则乱;初唐用房玄则理,玄宗用李林甫、杨国忠则乱。”
“用人得失,所系非轻;安危在出令,存亡系所任,古者任大臣,必用有德,不用有才,有德进,忠厚为先,天下四安;有才进,残刻为先,祸乱江山。”
……
奏疏很长,前面讨论用人的重要性,,有些人大缺大德,陛下仍然重用。
这大缺大德中就有大司徒少司徒二人。
朱翊钧听了半天,才听明白,户科给事中究竟弹劾了什么。
理工学院第一期学子,会计毕业八十人,国朝只留下了十个,户部只拿到了三个,这对审计缺口超过四百的户部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学子为何不进户部做审计,因为事多、钱少、离家远还不能进步。
主要是不能进步。
大明官吏之间有着天然壁垒,这些审计吏员,一辈子都是这个活儿,顶天了做到九品司务,就到头了。
做官是要出身的,理工学院弟子,等同于秀才出身,连举人都不是。
朝中海瑞这把神剑,大力肃贪,每年查处大量的贪官污吏,这些审计就是想收银子,也怕被海瑞抓到。
而且户部审计制度十分严密,每年审计,户部大门一关,都在一个小隔间里,三人不同时间复查一本账,谁出了问题,还要问责。
联袂,沆瀣一气,非常困难。
在户部做审计,就是个旱涝保收的辛苦活儿。
“户部给事中奏闻之事,大司徒真的做了吗?”朱翊钧看向了王国光疑惑的问道。
按照给事中的弹劾,王国光直接明抢,没有任何文件,但本来签订的劳务合同,统统被宣布作废了。
王国光俯首说道:“句句属实,未曾虚构,臣让各民坊将所取生员送到户部来。”
王国光没有下命令,而是让司务去吹了吹风,这些民坊,收到风声,立刻就办了。
不办,得罪户部的下场,可想而知。
大明皇帝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得罪户部,以前户部没钱的时候,大家都踩户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