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现在,只能将就使用还没达到完全态的“直-10A”。
当然,廉明阳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把握。
通过跟假想敌部队进行对抗训练,廉明阳等飞行员早就知道,遇到敌方直升机,特别是更加敏捷的武装直升机,最理想的交战方式就是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开火,尽量避免跟敌机缠斗。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需要谋求速战速决。
简单的说,就是尽量避免跟那些比自己灵活的敌机进行格斗。
所幸,直升机的格斗战术还处于摸索阶段。
准确的说,基本上没有战术可以依循。唯一的原则,就是抢在敌人的前面开火,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
其实,在进入机关炮的射程范围之后,直升机空战几乎都是一击毙命式的“秒杀”。
别说是中型武装直升机,即便是“直-10A”,也扛不住几枚30毫米炮弹。
因为爬升性能太差,而且不存在俯冲攻击所需要的空间,所以在空战当中,直升机都以水平机动为主,也就是设法避开对方机关炮的射击范围,尽可能绕到对方身后,然后将对方击落。
这里,关键就是直升机的机关炮,以及主要负责控制机关炮的武器操作员。
这也是“直-10A”最突出的优势。
专门为“直-10A”研制的30毫米机关炮,不但拥有巨大的威力,设在腹部的炮塔,有着当今所有武装直升机当中,最为开阔的射界,其水平转动角度为正负120度,垂直转动角度为正15度到负75度。
在武器操作员的控制下,这门机关炮能攻击除了后方120度范围,以及正下方外的几乎所有目标。
此外,对付直升机这类目标,30毫米炮弹能够做到秒杀。
与之相比,“虎”式的机关炮明显差得多。
虽然“虎”式采用的也是30毫米机关炮,威力并不差,但是安装在机首,准确说是机鼻的下方。
受到机体遮挡,这门M781型机关炮的方向射界比“直-10A”的差了许多。
至于生存能力,两者更加不在一个层面上。
“直-10A”的关键部位,比如旋翼被30毫米炮弹击中之后,还能工作30分钟,为飞行员提供紧急迫降的机会。分别安装在机体两侧的2台发动机,因为有机体分隔,所以被一枚炮弹全部摧毁的概率非常低。即便只有一台发动机,“直-10A”也能够让另外一台发动机以超载方式工作15分钟。
这些能力,“虎”式都没有。
简单的说,如果双方都打中对方,那么“虎”式会立即坠毁,而“直-10A”有很大的概率还能够飞行至少15分钟。
千万别小看这15分钟。
在战场上,这意味着能够飞到己方战线的后方,然后在己方的控制区着陆,飞行员能获得更高的生存概率。
当然,这些都不是廉明阳考虑的问题。
夜间7点,廉明阳就带着队伍出发了。
最新侦查报告表明,敌人的前锋部队已经从阿赫图宾斯克向南推进了数十千米,离东骆沙军队的防线还有大约80千米。
以敌人的推进速度,最快能够在夜间9点到10点之间发起进攻。
哪怕期间遇到麻烦,比如需要花一些时间为进攻做准备,也肯定能在凌晨0点之前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