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00章 新军事学

第100章 新军事学(3 / 4)

当初,骆沙联邦计划用一年之间击败迢曼帝国。

即便到了战后,在西陆集团提出的几套类似的战略计划当中,也把攻占东骆沙的时间设定为一年。

这意味着,无论如何都无法在东方集团完成战争动员之前达成进攻的战略目的。

那么,闪击战必然演变成消耗战!

正是如此,在第一次军事改革后,帝国就放弃了“闪击战”理论,并着手寻找新的军事学说。

目的只有一个:解决或者避开“消耗战”陷阱。

丁镇南提出的军事学说,其实主要靠战略打击。

也就是说,跟上次大战时期帝国对付狭夷皇国,以及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打击迢曼帝国的战略轰炸差不多。

通过高强度的战略打击,彻底摧毁对方的战争基础,实现取得胜利的目的。

其实,丁镇南搞的不是战略轰炸,至少跟上次大战期间的战略轰炸存在巨大的差别。

在上次大战中,战略轰炸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轰炸目标,不仅仅是军事设施与工业设施,还包括民用设施,在很多时候甚至直接针对民用目标。

比如在轰炸狭夷皇国的时候,帝国陆军航空兵就多次轰炸居民区。

当然,不是说这种轰炸方式无法达到战争目的。

至少从上次大战的结果来看,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确实是打垮敌人,并且取得战争胜利的有效手段。

像这种不区分目标性质的大规模轰炸,存在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即耗费太大。

在针对大型工业城市这类目标的时候,往往需要出动数百架,甚至是上千架轰炸机,一次投掷数千吨炸弹,才能达到有限的目的。如果算上消耗的燃油,以及被击落的轰炸机,就完全没有效费比可言了。

当然,还必须考虑人员伤亡。

一架轰炸机多的话有十几名机组成员,少的也有好几人,而且被击落之后,机组成员幸存的概率极低。

就算成功跳伞,也多半会落在敌控区,然后被敌人抓获。

此外就是,大规模战略轰炸,必然导致大量的平民伤亡,然后将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舆论压力。

在波伊战争中,帝国空军就因为轰炸城市,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只有在全面战争,而且是在完成了战争动员之后,才能够施行这种规模战略轰炸。

在上次大战中,这一点体现得非常的明确。

比如在完成战争动员前,针对狭夷皇国的战略轰炸,其实都是在小打小闹,基本上没有形成规模,在最初的小半年里面,还是以双发的中型轰炸机为主,到了后期才让重型轰炸机登场。

在西大陆战场那边也是如此。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