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52章 有惊无险

第152章 有惊无险(2 / 4)

毫无疑问,主要就是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

这3艘航母就是纽兰海军的支柱,只不过,远远算不上完美。

虽然“尼兹”级的“血统”很正,其前身就是设计接近完美的“纽兰”级,而且通过扩大排水量,解决了“纽兰”级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完美”其实是相对概念,会随时间而褪色。

“尼兹”级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设计阶段,因为F-14还没服役,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纽兰海军当时还在指望跟空军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也就是F-111A的舰载型,所以海军对“尼兹”级提出的要求,仍然针对F-4这样的第三代舰载机。

按当时的要求,搭载一个有92架到96架作战飞机的舰载机联队,机库至少能容纳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有了数量,以及针对的主要机型,也就能够确定机库的尺寸。

在设计航母的时候,其实就是首先根据载机要求确定机库的尺寸,再由机库的大小来决定航母的尺寸与排水量。

结果就是,等到“尼兹”号开工建造,而且第一批3艘的设计方案敲定后,纽兰海军才猛然发现,如果用F-14替换F-4,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一支舰载机联队里面三分之二的作战飞机放进机库。

受此影响,搭载一支满编舰载机联队,至少要把40架舰载机放在飞行甲板上。

和平时期,“尼兹”级通常会少搭载1个大队,至少1个半中队的轻型攻击机,或者是多用途战斗机。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其实是提高了飞行甲板的原作效率,等于是提高了出动率。

如果需要,比如在战争时期,“尼兹”级同样能够搭载一个满编的舰载机联队,也就是至少92架舰载机。

要想扩大舰载机联队的规模,就没那么容易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舰队指挥官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标准在机数量只有84架,也就是比“尼兹”级少了一个8架的重型攻击机中队,所以“纽兰”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牺牲飞行甲板的运作效率,额外搭载10多架舰载机。

这个特点,让舰队指挥官在做战术安排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果是“尼兹”级,那就相当的麻烦。

在额外搭载了1个大队,也就是20架F-14B的情况下,“尼兹”级的甲板效率仅平时的三分之一。

说得明白一点。

出动第一批舰载机之前,因为起飞区全部被舰载机占用,所以只能够使用斜角甲板前端的2部弹射器。要想达到最大的出动规模,至少要首先放飞12架F-14B,然后在3个小时之内完成出击前的准备工作。接下来因为要回收返航战斗机,所以肯定无法立即组织进行第二波攻击。

关键还有,这会大幅度提高航空勤务人员的劳动量。

要说,人员的问题还好解决。

在第51特混舰队的3支航母战斗群里面,各有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而且都额外搭载了500余名航空部门的官兵。按斯塔克的部署,在每天晚上进行轮换,由直升机负责人员的运送工作。

真正没办法解决的,也就是飞行甲板太过拥挤。

要是还有几艘航母,斯塔克不会这么安排。

只有3艘航母,还肩负决定纽兰共和国命运的战略使命,斯塔克没有别的选择。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