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穆鲁克王朝的法拉吉当然期待朱棣的到来,甚至因为朱棣要担当调停人,惊喜无比。
而奥斯曼帝国这个时候,却因为国王“胜利者”穆罕默德一世的突然中风死亡,陷入了内战。
未来的穆拉德二世与他的弟弟穆斯塔法,都知道了自己的大敌帖木儿国已经被大明灭亡的消息。
他们都没有亲自过来,却也都派出了使者前来苏伊士。
但是,朱棣抵达苏伊士之后,却没有见他们的使者,将他们驱赶了回去。
在苏伊士,马欢这个当初的五品通事,如今却成为了镇守一方的总督。朱棣这次也很是夸奖了他一番,在征询他本人意见后,决定让他继续担任总督,一直到运河修通。
朱瞻基回国之后的两年间,已经派了两批工匠来到苏伊士。他们一直在苏伊士到地中海之间勘探,规划最合适的路线和开挖方案。
如今,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随后,朱棣以大明皇帝接见外臣的礼仪,接见了马穆鲁克王朝的国王法拉吉。
除了给法拉吉撑腰之外,朱棣这次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要让法拉吉派人来修建运河。
大明不可能派人来修建运河,这条运河需要几十万人来修,肯定要马穆鲁克人来出苦力。
当然,修运河的钱,是大明来出,修好的运河,以后也是大明来管理。
得到了朱棣的支持,亲眼看到朱棣又带来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法拉吉根本连拒绝的心思都没有。
朱棣这次不仅留下了十多万两黄金,还又留下了一万骑兵。这些人不仅将成为当地的威慑力量,还将成为修建运河的监工。
实际上,大明这次几乎没有耗费什么成本,因为这些黄金,都是大明从帖木儿国抢来的。
当然,要算起大明耗费的战争成本,那就亏的一塌糊涂。
这几年间,朱棣耗费了超过千万两白银,才组织起来了这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这还没有算人力成本。
但是,短期回报只有不到五百万两白银的金银,还有数十万头羊和数万匹马。
总的来说,短期最少亏了五百万两白银以上,但是要算起长期利益,让朱瞻基来操作,是不会亏钱的。
朱棣赶走了奥斯曼帝国的代表,也让正在争王位的二人心惊胆战,生怕朱棣一怒之下,就派兵来攻打他们。
但是,朱棣却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只是派出了使者,要求他们签订不许东侵和南下攻打马穆鲁克的承诺。
如果他们答应下来,就既往不咎,如果不同意,那大明的大军就要前往布尔萨了。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穆拉德二世他们当然是别无选择,在大明递交过去的国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永乐二十年的三月。
亲眼看到法拉吉已经派来了五万奴隶,准备开挖运河,这个时候,朱棣早就耐不住对大明的想念,要回国了。
实际上,朱棣根本没有想去攻打奥斯曼,他早就想回去了。
在使者归来之前,大批的将士和骏马已经被运送回国。目前苏伊士这里,留下的全部都是蒸汽帆船。
蒸汽帆船的航速并不比帆船快多少,但是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不惧逆风。
从苏伊士回大明,如果顺利,一个多月就能抵达应天府。
可是,在海外待了两年,朱棣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每天轻轻松松,不用面对无数琐事的生活。
他想念大明,但是内心却有些不想再过以前的那种生活。
在回大明的船上,他想的最多的就是五年前,朝鲜国主李芳远主动禅位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