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挪死,人挪活。当能够获得大量土地,能安家落户的时候,百姓能够爆发的力量是巨大的。
朱瞻基回来的这三年,不算唐赛儿他们这些从山东移民到极西的四万人,从山东,山西各地,迁移到东北奴儿干都司,北海(贝加尔湖)一带的百姓就超过了二十万。
而人口更多的东南一带,往东番(湾湾),吕宋,婆罗洲,星城,旧港,马鲁古(香料群岛)移民的百姓超过了百万。
大明人口已经超过了六千万,移民走的百姓还是少数,也是当地的穷人。
他们的移民离开,朱瞻基并不会担心让大明空心化,反而因为不少穷人的离开,让当地少了许多地方矛盾。
这次南洲移民开发,仅仅是海军就要派过去五万,超过一半的海军,都是从陆军转到海军的。
朱棣西征归来之后,大批的将士都面临无仗可打的境地。
他们是军户,只能打仗,这样的时候,进入海军,并且在南洲获得大片的土地,成了他们的一个好出路。
他们这些暂时不会脱离海军辖制,由朝廷支付军费,在南洲驻守三年,未来可以选择全家移民南洲,或者回到国内。
他们还只是第一批,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陆军转入海军。不管是南洲,欧罗巴,南亚,还是东洲,都需要大量的海军将士驻守。
相反,大明境内却因为没有敌人,需要不了那么多军人。
在这个时代,大明的军队就要开始走向精简化,专业化,精锐化。
在朱棣与朱瞻基禅让大典之前的这段时间,大明各地都沸腾不已,他们不是因为皇帝的更换,而是因为军队要从陆军转入海军。
而各大王府也都在征召更多的人随他们一起前往南洲,他们用各种手段,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百姓跟他们走。
除了朝廷的底线不能破,许多王府承诺给百姓的优惠条件已经几乎与朝廷持平。
只要有人愿意跟他们走,在那里落脚生根,这些人,以后就是财富。
所以他们哪怕没有直接的利益,但是也能因为人口的多少,获得快慢不一的发展。
但是,许多王府还是比较保守的,激进的只是少部分。因为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会被分到那一片区域。
如果是分到土地肥沃的地区还好一些,再多的人也养得起。但是要是分到贫瘠的地区,人越多,粮食问题也越是大啊。
但是他们只能等待,等到禅让大典之后,进行抽签。
是的,为了表示公平,十七家亲王府将会才会抽签。南洲被分成十七块区域,编成一到十七号。
亲王府分两次抽签,第一次抽抽签的顺序,第二次按照顺序上去抽区域。
至于你能分到那一片区域,就要看你的运气好不好了。
在朱瞻基看来,南洲那边不存在区域好不好,即便是最荒凉的西北,那里也是以后的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基地。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那里不会那么快得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