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放榜时,榜上姓名横排,各个考上的童生学子,排名有先后次序,叫做长案。最后一名之下用朱笔画一勾,以示截尾。所以第一名也有案首之称。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这前两场便是甄别秀才的考试,后一场则是从童生中考取秀才。
童生通过岁试,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这些秀才被分别安排在府学或县学内,虽然他们不一定真的到那里去读书,但是他们在名义上属于这些学校的学生由学校的教官负责管教。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褚振元和陈赋川三人回到车上,各自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着。
外面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直没有减少过,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不一会连几人停放马车的地方也挤满了人。
褚振元掀开一半车帘看着外面,王浩宇突然道“今次我们书院有十七人参加院试,两位师弟以为能上榜者有几个”
陈赋川被问题吸引,他想了想“参加院试需要先通过老师考核,他们既过了考核,大概能有一半”
这次参加的十七人中最少有一半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了,想来这些人都是有些积累的,应该会更容考上一些。
王浩宇听后点点头,然后又歪头问褚振元“振元你呢,怎么看”
“我不知道。”褚振元笑了笑“我就不猜了,左右一会就放榜了,我们等着结果就是。”
王浩宇拿着纸扇,闻言只是摇了摇头,他自己这个师弟向来不爱说一些没有把握的话,因此他也没有意外,只是道“师弟不猜便不猜吧,不过我得和你赋川师兄打个赌,我猜不到一半。”
他看向陈赋川,脸上带着玩闹的神色。
陈赋川笑看了他一眼,“无聊,你肯定是有几分把握,我可不和你赌。”
“那我们就赌个有趣的。”王浩宇也不恼,继续道“我们猜猜这次案首是谁”
陈赋川听后来了一些兴趣,崇礼县地处景朝北方,文风并不盛行,像褚振元这样八岁便能考中童生的便已算少有,而在南方地区,这样的“神童”却有不少。
因此每年案首呼声最高的,多是一些有些年纪的考生,也不算难猜。不过今年比较特殊,除了一些年龄积累的考生外,褚振元的呼声也不算太低。
“十二岁不到的案首”陈赋川看着褚振元,没有丝毫妒忌,反而心里有些激动,十二岁的案首这在崇礼县已算是十数年没有出现过的奇迹了,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师弟。
他看了一眼褚振元,摇头笑了笑“我可不乱猜,左右一会就放榜了,我们等着结果就是。”
王浩宇两次都得了个没趣,啧了一声,朝着褚振元失望的摇摇头,摇着扇子闭目养神起来。
辰时一过,场上猛然沸腾了起来,府兵驱赶众人让出一条路,开始张挂一早就填好的榜单。
放榜开始,先前陈赋川派在榜墙边等待的小厮立马打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