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五年秋,项羽不堪腹背受敌,被迫南撤到阳夏休整。”
“彭越趁机再次出动,率部收复昌邑以及周边的二十余座城池,获得谷米十馀万斛,后源源不断送往刘邦军中。”
“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一带进行主力会战,刘邦负多胜少,伤亡惨重。”
“他虽也曾多次派出使者到河北,要求彭越前来前线助战。”
““但彭越却多次推辞说魏地平定不久,他还不能离开。”
“不久,刘邦追赶南撤的楚军,但在固陵再次被楚军打得大败,刘邦就异姓王不肯发兵一事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提出,可以对韩信、彭越许诺以封土。”
苏轼:早年的彭越以打渔为生,日子过的很紧巴,
在社会上也交了一些狐朋狗友,为了生活带领着贫苦渔民,在自家附近的水域里做起了强盗。
随着秦末大乱,陈胜、项梁相继起兵反秦,这时有人劝彭越也来参加反秦队伍。
但是彭越认为现在形势未明,没有去,就这样硬是等了一年多。
这时候,在大泽中的青年纠集一百多人投奔彭越。
彭越推辞不过,就和他们约定第二天日出时会合,迟到的斩首。
结果,第二天,日出时刻十多人迟到,最后一个中午才来。
彭越说,诸位执意要我做首领,现在约定集会时间,很多人迟到,不能全杀,只杀最后一人。
众人都笑着说,何至于此,以后不敢了。
但是彭越最后还是把那个人杀了,然后设置祭坛,发号施令。
众人都畏惧他,不敢仰视他。
于是,他们就攻占土地,收容诸侯的散兵来壮大势力。
彭越本来是有机会参与到灭秦战争中去的,当初他也曾协助刘邦攻打过昌邑,没打下,刘邦引兵继续向西进兵,彭越却留在了巨野泽。
这个举动可以看出,刘邦是有计划有目标的,彭越却活得有点稀里糊涂,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摆脱流寇的思想。
虽说这段时期彭越一直在默默扩大势力,人马已经发展到一万多人。
但在灭秦中却缺位了,这也导致了项羽分封诸侯忽视了彭越这股力量。
尽管财大气粗的项羽忽视了彭越这股力量,但那些反对项羽的势力,却将他紧密团结在自身周边。
在项羽分封不久,齐国田荣就任命彭越为将军,让他进攻项羽。
项羽对这支小部队并不重视,派了部将去征讨,结果被彭越打败。
刘邦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派人赐给彭越将信印,让他攻打济阴楚军,项羽命令萧公角率兵迎敌,这次战斗彭越部队大放异彩,大败楚军。
刘邦看到彭越的实力,更想为己所用,便任彭越为魏国相,独揽兵权,平定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