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待了半天后,告辞离开。
他不能在两湖待得太久,预约上船票,准备返回上海。
在船上有些许无聊,李谕在甲板上眺望长江时,突然有个人凑了过来“河川纵横,山岳丰饶。”
“啥”李谕一头雾水,“是在和我说话”
他回头一看,是个中年人。
对方也一愣,转而说“没什么,我就是觉得长江胜景,令人心旷神怡。”
李谕看他穿着得体,身形灵活健硕,并不是寻常人,问道“阁下是”
“在下越平隆。”
“好少见的姓氏,”李谕说,“似乎来自上古时期。”
“没错,当是源自战国乱世之勾践。”越平隆说。
李谕心中一警“战国”
越平隆说“乱世出英雄,战国与三国均是令人神往的时代。”
李谕眉毛耸了耸,中国人哪会犯这种错误。
再加上他的说辞,很可能是个日本人,因为日本人对战国与三国可谓仰慕至极。
李谕单刀直入“阁下应该不叫越平隆吧应该称为什么君”
越平隆嘴巴张了张,旋即明白自己露馅了“先生是什么人我一开始看您留了短发,还以为也是一名日本人。”
“也”李谕说,“你真是日本人”
越平隆说“没错,本人小越平隆,是一名日本的学者。”
“学者”李谕一肚子狐疑。
小越平隆拿出一本书“此书是我写的,由贵国之人翻译成中译本。”
李谕看了看书名,满洲旅行记。
立刻猜到他是个日本派来调查中国的情报人员,不过硬要说成学者,似乎也过得去。
小越平隆说“我行走中国大地多年,能认出我身份的真是不多,阁下到底是谁”
李谕感觉没必要藏着掖着“在下李谕。”
小越平隆一惊“原来是国师”
李谕说“国师一词,恐怕用得不太对。”
小越平隆不是专门的间谍,很多地方有马脚,但旋即笑道“幸亏尊下不是国师。”
李谕大体翻了翻手中这本书,叹道“先生真是用心良苦。”
小越平隆道“先生的语气有点奇怪,此书翻译出来,想必对贵国也有帮助。如今想对东北有所了解,没有胜过此书的资料。”
李谕问道“此书可否借我参阅”
小越平隆并不阻拦“帝师请便,能见到您,是我的荣幸。”
反正听了好多次“荣幸”,但从日本人嘴里说出来,真是令人感慨。
这本书又名白山黑水录,一听名字就是说的满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