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泽一行人悄然间离开扬州。
此行目的地是...成都。
“成都。”
......
五帝本纪曾有云,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这便是成都之名的由来。
当年蜀人为建造成都,曾在城邑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便是如今的柳池、天井池、洗墨池、千岁池。
这些大池既可灌溉良田,养鱼为粮,也可在战时形成天然屏障。
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个独特的水利系统,一举解成都平原水涝之祸、灌溉和航运的三大难题。
隋大业元年,成都改名宜州,后隋炀帝继位,改州为郡,又称为蜀郡,而如今隋庭倾覆,成都蜀郡似乎又到更迭之时。
陆泽一行人从水路转陆路入川蜀,寇仲跟徐子陵两人从未到过川蜀之地,刚入川便被这里的繁华盛景所吸引。
寇仲惊叹万千:“我本以为江都、洛阳等地已是天下繁华至极之所,却没有想到这川蜀之地竟是毫不逊色。”
寇徐二人只在书上听闻过成都,大部分时候还是在茶馆外,听着里面的说书人先生讲武侯诸葛的故事,从而了解成都。
如今算是亲身感受这里的和平繁华。
这趟南下返回宋阀山城,陆泽便要筹备跟宋玉致的大婚,宋师道跟宋缺这趟都是一块低调南下。
宋家二爷宋智则是负责留守江都,坐镇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扬州,同时观察着中原之地的任何风吹草动。
宋玉致跟宋师道同坐一辆马车,兄妹二人似乎在谈论婚期的相关事情,以及关于长姐宋玉华的事。
陆泽则是跟寇徐二人在车队前纵马,寇仲建议徐子陵干脆就在这边定居,陆泽听到后,笑着摇头道:“少不入川。”
不料寇仲却嘿嘿笑道:“徐子陵他如今只是年轻人的年纪,心态早老,少不入川的下一句,便是老不出蜀嘛。”
“正好在这边养老。”
相对于战乱不断的中原,蜀地则是歌舞升平、与世无争,这跟地理位置以及人文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真正使得蜀地如此繁盛的原因,则是在五年前在成都的那场决定川蜀人命运的会议,那场会议便在独尊堡举办。
寇仲倒是不了解此中详情,跟陆泽打听着成都以及川蜀的内幕情况。
陆泽轻声道:“在隋政解体后,川蜀之地由三大势力掌控,分别是独尊堡、川帮以及巴盟。”
“五年前,三方势力的领袖在独尊堡内碰面,举办三盟之会。”
“最终,他们决定保留原有旧隋遗下来的官员和政体,改蜀郡为益州,以示新旧之别,由三大势力为新政撑腰。”
“不称王、不称霸。”
“只等待明主出现。”
川蜀之地,受山水之险所阻,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足以自给自足,但偏安有望,却是无缘争霸逐鹿。
这一想法,跟宋阀内部主和派的想法可谓是不谋而合,不参与争霸,只待中原出现横扫全部势力的霸主,向其折服。
寇仲最是佩服武侯诸葛,悲叹于诸葛的六出祁山,尤其是在进入川蜀后,感受着此地的安逸繁华,心里更是感慨万千。
当天下午。
陆泽一行人顺利抵达蜀郡成都,这趟南下事前便跟独尊堡堡主解晖通过信,所以这位武林判官在今日都出城亲迎。
独子解文龙以及儿媳宋玉华相伴,阵仗算不得隆重,但宋阀跟独尊堡毕竟是姻亲关系,如此安排倒是合适。
“欢迎宋大哥。”
“自文龙跟玉华大婚后,你很少来到川蜀,这次来,一定要住上一段时间,我们兄弟都很长时间没有再喝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