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只余顾清萍与赵纪。她轻声道:“这一手,你终于出刀了。”
朱标低声道:“我不能再等。”
赵纪道:“此举一出,朝中必然震动。”
朱标沉声道:“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朱标,能断事,也敢断事。”
“皇叔。”朱标站在东宫的内殿前,眉头紧锁,眼中显出几分疲惫。
朱瀚看着朱标,语气沉稳:“你做得很好,表现出太子应有的果敢。可这只是开始,朝堂上的风云,远非你所见的那般简单。”
朱标苦笑:“我明白,但无论如何,我若不有所作为,岂不是彻底丧失了立场?”
朱瀚点点头:“你做得对。但接下来的事,恐怕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朱标站起身,轻轻拨开案上的笔记:“我知道,但我不能再退后。皇叔,您说过,只有开始,才会有所改变。那么现在,朝中的那些人,势必要给我一个交代。”
朱瀚走到他身旁,语气低沉:“你要小心,最危险的,不是那些明面上的敌人,而是那些你眼中的‘朋友’。他们的态度,才是决定未来局势的关键。”
朱标凝视着窗外,沉思片刻,低声道:“我明白。接下来,我要重新整理朝中那些被忽视的力量。无论是以往的旧臣,还是新晋的权贵,所有的力量,我都必须掌控。”
朱瀚点了点头:“这才是太子该有的思路。但记住,若想牢牢掌控朝堂,首先要得到皇帝的支持。”
朱标的眼神一凛:“父皇的支持?”
朱瀚微微一笑:“朱元璋一向高瞻远瞩,你若能证明自己足够果断,他自会知晓。”
数日后,朝堂如常,朱标依旧身处东宫,处理政务。
而这几日,他始终在思考,如何才能彻底稳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尽管他心中有了决定,却依旧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承受这份责任。
那日,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四叔朱棣从顺天府回来,皇帝已命他赴京面圣。
朱标心中一紧,迅速召集了顾清萍,商议对策。
“朱棣回来,意味深长。”朱标低声道,“父皇与四叔之间的关系,已日渐微妙。”
顾清萍端坐在一旁,眉头紧皱:“朱棣从顺天府回来,恐怕不单纯是为了朝政,他若已准备好发力,太子之位必然岌岌可危。”
朱标脸色苍白,心中不禁一紧:“若朱棣与父皇有任何异动,我们该如何应对?”
顾清萍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父皇虽未显露,但四叔身后力量庞大,想要操控局势,已非易事。你必须主动出击,尽早表明立场。”
朱标抿唇不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可他是父皇的弟弟,也是我舅父。我若主动与他对立,是否太过仓促?”
顾清萍轻轻摇头:“你无需过于担忧,时机已经到了。朱标,你若真想稳住太子之位,就不能再退后。”
朱标缓缓起身,目光如火:“我明白了。既然如此,便要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四日后,朱标主动向父皇请求在朝堂上与朱棣对质。
虽然这个请求令宫中许多人惊讶,但却也让那些暗中观察太子举动的人瞪大了眼睛。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最终点头:“既然你已决定,那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