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临海这一条就足够否认其价值了,因为这个时代的运输成本太高,所有国家对内陆殖民地的开发能力和掌控能力都相当有限。
而且施瓦岑贝格亲王既然能点出这一点就证明他已经看穿了帕麦斯顿的伎俩,也就是说他之前的一切谋划都白费了。
不过有可能是这些年受的打击多了,帕麦斯顿也没有表现得太过气愤或者慌张。
“那如果再加上信德土邦呢?”
信德土邦同样是英国刚征服的土地,一样的统治不稳,同样位于西北边陲一样是等于挡在了英国人前面。
而且沿海,并且与旁遮普相连,对奥地利帝国来说可是大大地有利。
不过有一个问题,这里虽然有印度河流过,但是由于常年地乱砍滥伐,外加临近塔尔沙漠,信德境内有大片的沙漠化地区。
最气人的是还有英国学者一直在贬低信德土邦的价值,声称征服信德土邦的行为是愚蠢的罪恶,而且其影响力相当巨大。
帕麦斯顿敢肯定奥地利方面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狠狠压价,不过旁遮普和信德两个新征服的土邦已经是英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即便是此时英国无法确定能不能保住印度殖民地,他们也不可能向奥地利帝国许诺更多的土地,毕竟奥地利帝国如果真的控制住了印度的局势,那他们岂不是亏大了。
奥地利人要求得再多,那就只能征求伦敦方面的同意了。
不过帕麦斯顿敢打赌奥地利人一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在此时这种行为太像是拖延时间了。
然而即便是奥地利人愿意给帕麦斯顿时间,他也不得不考虑奥地利帝国是否会和美国达成交易。
如果这段时间奥地利帝国突然和美国达成了交易,那他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
奥地利帝国如果加入美国一方,那么很可能会调解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这样英国不但会失去一个盟友,也会失去一部分对美国开战的理由。
而且还会触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便是美国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将入侵墨西哥的7万多军队全部撤回。
别看之前美军的表现拉胯,那一方面是对英军的实力估计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临时征召的新兵,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作战经验表现自然拉胯,但远征墨西哥那七万人可是正经八本的常备军。
除此之外美国人也去了法国,这个消息帕麦斯顿已经从法国的同僚那里得到了证实。
虽说美国公使似乎与拿破仑三世闹得很不愉快,但如果奥地利帝国加入美国一方很可能会影响之后法国的决断。
在帕麦斯顿看来拿破仑三世是一个标准的投机主义者,虽然此时似乎一直在讨好英国,但从没有立刻答应参加近东战争这件事就可以知道他真正在乎的还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一旦英国成为案板上那块肉,拿破仑三世说不定是第一个咬上一口的那个人。
除此之外为了对抗奥地利帝国,英国八成还要放弃近东战场。
且不说俄国对奥斯曼帝国的鲸吞蚕食,万一俄国从东部继续入侵加拿大,那可真就是末日降临了。
此时俄国人就已经入侵了加拿大,但内陆地区信息不畅。而且各方对其关注度也不够,但加拿大地区确确实实地遭到了俄军的进攻。
所以说即便是英国退出了近东,俄国也不太可能会放过英国。
如此一来英国就要独自面对整个欧洲,再加上美国。
历史上英国能破除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并最终击败法国,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殖民地的补给和市场,以及在陆地上的盟友。
但现在帕麦斯顿总是感到说不出来的郁闷,英国似乎没有朋友,到处都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