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徐浩在电视上看到那档综艺。镜头前的白鹿活力四射,完全看不出连轴转的疲惫。直到某个游戏环节,她转身时衣领滑落,露出肩颈处拔火罐的紫红色痕迹——这是圈内人常用的缓解肌肉劳损的方法。
节目播出当晚,白鹿工作室发声明称“艺人身体状况良好“。而徐浩的微信里,躺着一条白鹿凌晨三点发来的语音:“徐老师,上次你说要给我看的花絮素材,能发我一份吗?“
点开她的朋友圈,最新动态是张凌晨四点的健身房照片,配文“为新角色做准备“。照片角落的体重计显示:42.3kg,比上次合作时又轻了五斤。
徐浩翻出拍摄时的一段幕后视频:白鹿蜷缩在片场角落睡着,手里还攥着写满批注的剧本。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脸上,睫毛在眼睑投下细碎的阴影。这是观众永远不会看到的画面——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完美的表情管理,只有最真实的疲惫与坚持。
犹豫再三,他最终没有点击发送。有些故事,或许只适合留在镜头之外。就像那枚素戒承载的牵挂,那些热搜看不到的伤痕,都是顶流光环下最珍贵的真实。
半年后,徐浩在某个电影节的后台再次遇见白鹿。
她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正蹲在地上帮一个年轻演员调整领结。看见徐浩,她眼睛一亮,小跑过来给了他一个拥抱。
“我现在是制作人啦!“她晃了晃胸前的工作证,上面印着“《春逝》制片人:白鹿“的字样。
徐浩这才注意到,她无名指上的素戒换成了一枚造型别致的银戒,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酒会上,白鹿的新身份成了焦点。
她游刃有余地和投资人周旋,却在谈到创作理念时突然哽咽:“这个故事关于一个女演员的自我救赎......“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戒指,“有些代价,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
散场时,徐浩看见白鹿独自站在露台上。夜风吹起她的衣角,露出腰间若隐若现的手术疤痕,那是上次合作时还没有的。
“值得吗?“徐浩又一次问出这个问题,这次指向的却是她转型幕后的选择。
白鹿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突然说起一件往事:有次拍水下戏,她差点溺毙,却在医院醒来后第一时间问导演那条镜头能不能用。”
“那时候我以为,戏比命大就是敬业。“她转动着银戒,声音轻得像叹息,“直到某天我发现,自己已经记不清上次纯粹因为喜欢而演戏是什么时候了。“
银戒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内圈刻着“bace“的字样若隐若现。这是她给自己而立之年的礼物,也是她暂别演员身份的见证。
电影节闭幕那天,《春逝》获得最佳新人导演奖。白鹿站在台下鼓掌,当镜头扫过时,徐浩看见她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
这一刻的她,既不是热搜上的顶流,也不是片场的工作狂,只是一个终于找到平衡点的普通女孩。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打赏,走过路过,麻烦留下各位的小脚丫子,作者在这里万分的感谢,让作者知道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当孤独者,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