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西班牙称其为维拉西斯内罗斯。
在1934年末,东非政府和西班牙就维拉西斯内罗斯,也就是达赫拉进行一笔交易,用于建设东非在西北非的前沿基地。
实际上,两国间的谈判早在1931年就已经展开,但是西班牙要价太高,东非没有接受,不过,随着西班牙局势的日益混乱,共和派和国民派都希望获得东非的支持,终于在1934年末,西班牙将达赫拉几乎以白送的价格,也就是两万莱茵盾,卖给了东非。
达赫拉城堡,这是之前西班牙在半岛上唯一的据点,实际上就是一个表达西班牙对西撒哈拉所有权而建立的小军事据点,现在已经被东非的莱比锡少尉接收。
看着城堡外一片荒凉的土地,还有茫茫的大海,莱比锡少尉的心情实在难以振作起来。
莱比锡少尉对下属说道:“在到达这里以前,听说我们从西班牙手里买了一块地,只不过是在西撒哈拉的土地,当时,我并没有多想,可是等真到了这里,我才发现我们面临的问题有多糟糕!”
作为一名大西洋舰队的海军军官,莱比锡少尉对西撒哈拉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因为西撒哈拉沿海是东非前往欧洲的重要途经之地。
这里属于东非海军活动范围,所以东非的大西洋海军对当地的环境自然肯定会进行粗略的了解。
可是,真到了达赫拉后,莱比锡少尉发现自己过去对西撒哈拉了解的还不是太深入。
他说道:“这真不是人生活的地方,虽然东非也有很多沙漠地区的军事基地,但那些地方,至少还有河流或者绿洲,可是达赫拉,完全就是一个被三面海水包围的不毛之地,唯一连接大陆的地方,也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且一根草都看不到。”
“我敢说,这里的条件,比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还要恶劣一百倍。”
被流放了,就是现在达赫拉东非官兵的真实心理写照,即便是军官的莱比锡都很难忍受这一点。
东非不是没有沙漠,并且还是沿海的军事基地,就比如纳米比亚沿海,东非就有不少军事据点。
但是,达赫拉的条件,远不及纳米比亚沿海,虽然纳米比亚沿海也是沙漠和海洋,但好歹军事据点建在本国境内,且基本位于大陆上。
而达赫拉,虽然处于半岛上,但和岛屿也差不了太多,半岛许多地区宽度都不到两公里,却长达四十多公里,而达赫拉的位置在这条狭长半岛的靠南端。
现在整个半岛所有人,也就只有一百多号东非官兵,几乎无法和外部进行交流。
这也很好理解,即便前世西撒哈拉独立后,一直到21世纪,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人口也才几十万人,要知道西撒哈拉可是信仰阿拉伯教的区域,就可以知道这里的环境有多恶劣。
而在1935年,西撒哈拉的地广人稀,更是达到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即便最乐观的估计,当地人口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这也就很好理解,西班牙为什么将达赫拉以及整个里奥德奥罗半岛,将近五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最终仅以四万莱茵盾的超低价格,出售给东非了。
单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四万莱茵盾虽然很少,但是西班牙却也赚了,因为当地完全没有任何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