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非做这笔“赔本”买卖,也完全是被逼无奈。
莱比锡少尉的副手克尔伦说道:“以帝国现在的条件,确实难以在西北非找到合适的落脚点,西班牙能够将达赫拉卖给我们,就很不容易了。”
“有了达赫拉,帝国就有了在西北非第一个军事基地,结束了过去帝国长期在西北非沿岸,缺乏落脚点的局面。”
东非对获得西北非港口的执念不可谓不深,东非在大西洋东岸,最北端的军事基地,就是多哥兰的洛美港。
而从洛美港一直到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近五千公里的非洲西海岸,东非海军此前却没有一处基地,这对于维护东非海洋利益,尤其是和西欧的贸易,显然是一个极大的弊端。
而东非之所以长期,难以获取多哥兰洛美港以北非洲西海岸港口和军事基地的原因也很多。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西非和北非的殖民势力,对东非比较忌惮,这些国家包括英法两国,还有葡萄牙,美国。
英法两国不用多说,他们在西非和西北非的殖民地最多,但是现在英法对这些殖民地的重视程度都有增加,且两国都是强国,并不愿意让东非进入当地。
而葡萄牙在当地的主要殖民地,分别是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两地,葡萄牙因为和东非历史恩怨的原因,是整个区域内,最不可能出售和租借港口给东非的国家。
即便现在东非和葡萄牙已经和解,但是葡萄牙显然也不愿意引狼入室,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已经是葡萄牙仅存的几块重要的殖民地,它可不想昔日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旧事重演。
然后是美国,美国在西非也有自己的势力范围,那就是美国亲自培养的非洲嫡长子利比里亚。
克尔伦说道:“纵观整个西,北非,要么是英法这种比较自主的国家,他们对东非抱有警惕,同时对帝国所求较小,要么就是葡萄牙和美国这种和东非有过历史恩怨或者现在矛盾比较大的国家。”
“尤其是美国,美国最不希望东非在当地的扩张,毕竟两国在大西洋战略上有着较大冲突,我们之前就能压制美国在南美的扩张,如果有了西北非沿岸的军事据点,美国和帝国的竞争,岂不是会更加处于劣势。”
“所以,西班牙能把达赫拉卖给帝国,已经是雪中送炭了,虽然这里的环境确实艰苦了一些,但有总比没有强。”
在克尔伦的劝说下,莱比锡少尉的心情也平复了一下,嘴里却还抱怨着说:“可是这环境也太恶劣了,但凡这里能有一处现成的港口,我也不至于这么吹毛求疵。”
虽然达赫拉前世是西撒哈拉仅有的几处港口,但是在1935年,达赫拉的建设却极其落后,或者说就是根本没有开发的未开发之地。
西班牙人只在半岛上建立了一处堡垒,平时也就几个人在这里生活,这处堡垒连莱比锡少尉一行人都安置不了,至少最近一段时间,大部分就要在船上过夜。
而达赫拉没有港口,所以军舰是停在海湾里的,登陆需要放下小船划到岸边。
克尔伦安慰说道:“不如这么想,至少这里还有一块可以停歇的陆地,总比在海上漂泊要强,而且达赫拉还有一口水井,解决我们的淡水问题。”
“至于对达赫拉的建设,肯定不是我们自己解决,毕竟这里没有食物,甚至缺乏建设的材料,国内肯定要想办法把物资调运过来。”